返回

至高人民公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3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李青云在滨州市副市长姚丽和金新月、俞晓东等人的陪同之下,继续在滨州市宁莲新区调研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期间,李青云走访了华夏粮油脂滨州饲料蛋白加工项目、滨州湾渔港。

    位于宁莲新区的华夏粮油脂滨州饲料蛋白加工项目建设现场,李青云听取了项目单位负责人关于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

    华夏粮油脂滨州饲料蛋白加工项目是省领导包保重大项目,为华粮集团布局在东北地区的旗舰工厂,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9.3亿元,并计划于15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现场,企业负责人介绍道:“李省长,我们这个该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模式,旨在打造集大豆加工、油脂精炼、饲料蛋白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

    “项目选址放在宁莲新区北良港,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目前,该项目正稳步向前,各单体工程有序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8.22亿元。随着后续建设的不断深入,该项目有望成为推动东北乃至全国粮油加工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聆听着企业负责人的陈述,李青云不时点头认可。

    在项目施工现场察看项目建设进展并通过展板听取项目布局规划后,李青云叮嘱姚丽和金新月、俞晓东以及滨州市、宁莲新区的相关部门,接下来要强化项目服务,进一步做好项目全链条服务,密切跟踪建设进度,及时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全力保障项目按照预期计划建成投产。

    随后,李青云一行又深入辽渔集团港区,现场察看辽渔集团港口船舶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详细察看港口码头各功能区配套情况,并详细听取辽渔集团四大主业布局和“三港一区”规划基本情况汇报。

    对辽渔集团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李青云给予充分肯定。

    他表示,辽渔集团要紧扣海洋经济发展脉搏,在精干主业、开放合作、防范化解风险上持续发力,做精海洋捕捞、做优港口物流、做强滚运输、做大海洋食品,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扩大向北向东开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在辽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青云热情洋溢的讲话,自然是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姚丽和大家一起鼓掌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

    早在李青云刚刚升任滨州市副市长的时候,她就主动和对方靠拢,结下了不错的友谊。

    当初自己作为非常委排名第二的副市长,理论上是要比李青云排名更靠前的。

    然而这几年,李青云一年一个台阶,已经将自己远远甩在了身后。

    姚丽在惊叹之余,也不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庆幸。

    “姚市长,滨州市作为华夏重要的沿海城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具有显著潜力。为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我认为滨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随后,李青云说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首先,深化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滨州要进一步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质增效,优化海洋渔业结构,发展深海养殖、远洋捕捞和智慧渔业,推广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升水产品附加值。要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聚焦绿色船舶、智能装备等领域,增强国际竞争力。”

    “其次,要进一步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比如加快海洋新能源开发,推进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打造东北亚海洋能源基地;又比如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构建全产业链条。”

    李青云在陈述的时候,姚丽、金新月、俞晓东等人都是凝神倾听,生怕漏掉了什么。

    “第三,是促进海洋服务业创新发展。咱们滨州要进一步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与物流效率,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推动多式联运,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另外,可以深化海洋文旅融合,开发滨海旅游、海洋科普、海岛度假等特色产品,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第四,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依托滨州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市里要着重建设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

    李青云表示,“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方面,要多培养高端人才,实施海洋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后,李青云在推动海洋经济数字化与智能化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比如,建设智慧海洋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海洋环境监测、资源管理、产业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再比如,发展

第2936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