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秦池,做朕的郎官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微微点头,以示对秦池之言的认可与赞赏。

    随即,他收敛笑容,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在眺望着那遥远的未来。

    秦池见状,一阵沉默,他深知自己所言非虚,秦始皇的功绩确实足以震撼千古。

    此刻,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秦池与祖龙相对而立,彼此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祖龙闻秦池于九原抗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今日一见,果觉其非凡俗之辈。

    遂含笑而问曰:“闻卿于九原破匈奴,功成名就,今日得见,果然风采非凡。”

    “朕欲问卿,如何看待伐匈奴之战?”

    秦池躬身而对,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自您统一六国,不再各自为政、自相残杀,此诚为天下百姓之福祉也。”

    “但如今,天下初定,北有匈奴之患,南有百越之扰,此皆为大秦之心腹大患。”

    “末将以为,当先伐匈奴,再平百越,方能一劳永逸,使天下太平。”

    祖龙微微点头,对秦池的看法表示赞同,但又提出疑惑:“卿言先伐匈奴,再平百越,然朕想知,为何不是先灭百越?”

    秦池微微一顿,沉声解释道:“陛下,非臣不欲先平百越,实乃因百越之地气候湿热,疫病流行,且其民多居山林,地形复杂,不利于我军大规模作战,若冒然进攻,恐我军将士难以适应其恶劣环境,疫病缠身,折损严重。”

    “而匈奴则不同,其地虽亦苦寒,但我军将士皆习于北方气候,且匈奴之民多居草原,地形相对平坦,利于我军骑兵驰骋。”

    “故臣以为,当先击匈奴,取河套等肥沃之地,以固我朝之根基,待时机成熟,再图南下平百越。”

    祖龙目光深邃,凝视着秦池,缓缓开口询问:“若朕执意先灭百越呢,你又有何建议?”

    其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威严,仿佛已下定决心要平定南方之患。

    秦池闻言,心中微微一震!

    还是要先灭百越吗?

    他很快镇定下来,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若执意先取百越,末将以为,有二策,或可助我军克敌制胜。”

    “其一,当起用旧楚兵士,彼等生于楚地,与百越毗邻而居,素来了解其地形、风土。”

    “昔日楚庄王时,疆域南至南海,与百越交流甚密,楚人熟知百越之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犹如掌上观纹,且楚人与百越交战多年,经验丰富,深谙其战术战法。”

    “有此等兵士相助,我军定能如虎添翼,迅速适应战场环境,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祖龙听闻此言,双目微亮,背负双手,露出睥睨之姿!!

    他沉声道:“你继续说。”

    秦池继续说道:“其二,我军需准备大量驱虫、避瘴之药物,百越之地气候湿热,虫蛇繁衍,瘴气弥漫,若无此等药物防备,我军将士深入其中,必受其害。”

    “昔日楚庄王伐夜郎之鉴,历历在目!我军当以此为戒,万不可重蹈覆辙!”

    语毕,祖龙闻之,如遭晴天霹雳,惊愕之情,溢于言表。

    其双眸圆睁,如铜铃般硕大,其面色骤变,若晚霞之忽暗,一时间,唯有惊悸之情显露无遗!!

    祖龙之双手,本负于背后,此刻却猛然一颤,其指尖微微抖动,宛如秋风中之落叶,难以自持。

    昔日楚庄王伐夜郎之败,乃因不识地利、不谙疫疾,致使大军折损,几乎全军覆没。

    此事祖龙自然知晓。

    秦池见状,躬身上前,声音坚定而有力,趁机说道:“陛下,若先平百越,恐大伤国力。”

    “百越之地,湿热瘴气弥漫,将士难以适应,若死伤过重,必影响北伐大计。”

    “要知道匈奴之祸,年年侵扰边境,威胁社稷安危,而百越虽为蛮夷,然其地偏远,开垦成本高昂,且需数年光阴方能见效。”

    “相比之下,先平定匈奴,取河套之利,既可迅速收回战争成本,又能稳固边疆,此策更为划算!!”

    祖龙闻言,面露震惊之色,双眸中闪烁着骇然的光芒。

    他深深地注视着秦池,仿佛要从他的言辞中汲取更多。

    秦池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在他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他沉声问道:“你此言当真?”

    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震撼与疑惑。

    秦池毫不畏惧,昂首直视祖龙,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末将所言非虚。”

    “平定百越固然能扩土开疆,然其代价高昂,非一时之功,而匈奴之患近在咫尺,若不及时平定,恐将酿成大祸,末将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以国家社稷为重!!”

    祖龙听罢,默然良久。

    秦池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他内心的迷雾。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秦池,你的建议朕会慎重考虑的,想不到你虽年轻,却能有此番见识,确实不易

第68章 秦池,做朕的郎官吧!(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