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人不如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幕播放黄金周期间西湖的景象。

    游如潮水般涌来,场面十分壮观。湖畔周围的道路上,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游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沿着湖边漫步,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湖面上,游船如织,船儿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划过,留下一串串涟漪。

    嬴政:“好多人。”

    能比西子的西湖景色半点没看到,尽注意到人了。

    刘彻:“好多人!”

    有男有女,各个肤白体硕,若是能拉来打匈奴多好。

    一看就是好兵员,一汉当五胡!

    李世民:“好多人!”单纯顺着气氛感慨一下。

    程咬金:“原来后世人是这副打扮。”

    清初的文人:“他们竟然断发剃头,女人衣不蔽体!”

    糊糊:“截止到本月,今年西湖共接待游超二千六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一百亿元。”

    嬴政:“多少?”以为听错了。

    二千六百万人,老秦国也不过七百万人。把老秦人带去游西湖,都得走四趟。

    一个湖,有必要么?

    刘彻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二千六百万。”我的兵。

    李世民:“所以刚才说的创造GDP?”

    长孙无忌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苏轼在西湖边上造了几个景,千百年后还在给杭州百姓赚钱。”

    一百亿元不知道是多少钱,但哪怕二千六百万人在曲江池边走一圈,每人只买一个炊饼,都是天文数字。

    这还不算大户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赵祯隐约记得前几年有个新科进士叫王安石,问左右,“本朝可有进士苏轼?”

    底下人回答:“回官家,未曾听闻。”

    也就是说苏轼还未到开封应考,他们还没有游如织的西湖。

    糊糊:“说了这么多,着重想强调一点。”

    “西湖醋鱼和东坡大大没关系!”

    来源网络看看就行了

    “他的吃货之魂觉醒是在黄州,和杭州没关系!”

    吃不饱的大可爱:一只回旋镖扎进胸口,杭州,美食荒漠。

    十万伏特:西湖醋鱼是我吃过最难吃的鱼,醋是醋味,鱼是鱼味。嘴里含口醋,跳进西湖里生啃鱼的感觉。

    独自飞翔:杭州四大美食:KFC、麦当劳、汉堡王、兰州拉面。

    骄傲的猪猪:杭州的河南烩面还挺中。

    乾隆:“西湖醋鱼朕吃过,酸甜清香,口感软嫩,着实不错。”

    杭州菜品亦是上佳,为何在后世竟称为美食荒漠。

    李世民:“得多难吃!”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那股怨念。

    长孙无忌:“后世杭州出名的菜品,似乎都是外地传来的。”

    糊糊:“苏轼后来任官的地方,是密州和湖州。”

    “在他四十四岁这年,遭遇人生最重大的打击——乌台诗案。”

    “简而言之,一场新党有预谋的文字狱。北宋由于种种原因优待士大夫,但这次苏轼真的差点死在狱中。”

    “救援活动在朝野同时展开,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被从轻发落,贬到黄州。”

    言不由衷:王安石和苏轼相逢一笑泯恩仇。后来旧党上台废除新政,他说不能一刀切,又被旧党整。

    云与海:上一次见到这么不遭两党待见的政治小白,叫李商隐。

    天涯赤子心:可怜苏辙一辈子只有两件事,升官捞哥哥,升官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再往上要么坐龙椅要么上龙床。

    云与海:上一次见到这么努力捞哥哥的宰相弟弟,是王缙。

    李世民:“有个宰相弟弟,官途都这般坎坷。”

    要没弟弟,会怎样?

    王缙先前被苏轼“五花八门”的贬官路线晃得眼晕,再听到宰相弟弟捞哥哥的事迹。

    不禁扭头问好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的哥哥王维,“哥哥,你未来做了何事?”

    王维:“我不知。”

    糊糊:“我们如今对苏轼的评价是乐观旷达,但苏轼刚到黄州时,真的是心灰意冷。”

    “但黄州是苏轼的福地,他在这里放下过去,完成思想的转变。公务之余,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这时起的。”

    “他在黄州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云与海:都是学过的。

    仰望星空:凡是遇到东坡的诗词阅读理解,写乐观旷达总是没错的。

    赵祯合掌而击:“大才矣!”

    糊糊:“文学上的事不多说,转回正题继续说东坡肉。”

    “苏轼是贬官到黄州,一个当朝官员,竟要亲自种地饱腹

第7章 人不如猪(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