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收拾行囊离故乡(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珪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他跪在地上说道:“微臣只是遵循祖宗法治,不敢轻易改变,擅自作主,生怕动摇了国之根本。”

    “可我宋家祖制明明就强调不能以出身论长短,不能选贤唯亲,这样看来你王珪不仅没有维护祖制,还在有意破坏祖制啊!你该当何罪?”

    赵桢从龙椅上站起,用手指着王珪说道。

    王珪心里面立马察觉到了危机,“臣觉得本次主考官应该选欧阳修大人,他是本朝文坛领袖,选他做主考官定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心愿。”

    赵祯嘴角上扬,不过仅一秒他便恢复了冷漠的表情。

    “你说的可是真话。”

    “陛下明鉴,臣的话不敢有半句虚言。”

    朝中王珪的亲信,以及一些太学党的人脸色人土灰。

    看来这一次皇帝是铁了心要打击太学势力,绕一大圈就是为了给王珪以及太学党的人一个下马威。

    “那朕就依王珪所愿,钦点欧阳修为本次大考的主考官,至于王珪嘛……”

    赵祯故意拖长了语气,跪在地上的王珪心也咯噔了一下,这次肯定完蛋了。

    “王珪虽然在过去几届主考中有失偏颇,不过也不是没有功劳的,朕也不能因为你一时之失,便否定你全部的努力。”

    “谢陛下!”王珪感恩戴德的跪在地上磕头。

    “这样吧!你经验丰富,就由你和范镇一起担任本次的大考的副考官,你们三人且要用心替朕选拔天下贤才振兴我大宋啊!”

    三人齐声说道:“臣领旨。”

    “那就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群臣高呼声中,赵祯离座而去。

    朝廷向天下告知了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为了激励天下读书人,亲自写了很多字画分发到各地,希望能送给有才学的人。

    文风改革也让大多数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结果经历了很多的不易和艰辛。

    这是中央权力博弈了很久的结果。

    苏轼和苏辙显然对这一点的感悟还是太过浅显。

    所以当苏洵听到苏辙想要放弃本次大考的时候十分震怒。

    但他没有着急责骂苏辙,而是继续苦口婆心劝道:“本次大考非你所想,要是错过了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有机会了?”

    “父亲,我还年轻,未来机会定然很多,又何必急于这一时间。”

    “苏辙,我看你不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你怕是舍不得你的新婚燕尔吧!成亲之前,你从未起过不去赶考之心,为何现如今这般模样。”

    “父亲。”苏辙一下被父亲说中了心思。

    他与史云在成亲之前,从未见面,也谈不上什么感情。

    不过这两天的相处,让苏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史云的性格和他很不同。

    她肆意洒脱,还幽默风趣,这些特质都很吸引苏辙。

    他一想到进京赶考,那么可能会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都见不到她,不免有些失落。

    苏辙看着苏洵,说不出一句话。

    苏轼听完后,转头看向了王弗,老实说他也舍不得。

    苏轼也叫着:“父亲。”

    “怎么?你也不想去了。平日你口吐珠玑,怎么今日说不出一句话了?”

    “不是,父亲在说话,孩儿哪敢插嘴。”

    “住口,你们两个,说着要报国,要展宏图大志,你们就是这般做的吗?”

    苏洵声音太大,将他们两个都吓到了。

    苏辙一下跪在了地上,不过他没有说一句话。

    苏轼看着弟弟都跪下了,这膝盖不要也罢。

    他啪的一下也跪下了。

    苏洵看着他们两个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愤然离席,拂袖而去。

    程夫人看着丈夫气成那样,急忙追了出去。

    “夫君,你莫要动气,这么大年纪了,要是气出个三长两短,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苏洵几大步走进了凉亭之中,他坐在椅子上,用手拍打着石桌,“你看看你的两个好儿子!”

    “他们不想离开自己的娘子,这是人之常情,你要多理解。”

    “当初我让他们早日成亲,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到时候他们卷入朝堂的纷争,引火上身。现如今倒好,直接陷入温柔乡了,都说这温柔乡是英雄冢。这话一点都没错,夫人,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

    苏洵语气越来越弱,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

    “你莫要自责,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正确的。弗儿和云儿可都是难得的好姑娘,他们嫁到苏家,是我们苏家的福气,也是他们兄弟两人的福气。”

    “这个我知道,可是你看眼下该如何是好?他们都想留在家中,这会耽误他们一辈子的前程。”

    “你别着急,你想想人家小两口刚刚成亲,还是新婚燕尔,你就大张旗鼓,气势汹汹的想要拆散别人。他们

第50章 收拾行囊离故乡(2)(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