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英国公面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二十四,沉郁的钟声在紫禁城中回荡,英国公张维贤身着麒麟纹补服,在身旁太监的簇拥下,走向内廷的乾清宫。

    或许是时间尚早,往常常见的宫女宦官明显稀疏了许多,雄伟的皇极殿广场显得空旷,让张维贤的心情更加忐忑。

    一边是对皇家世代忠诚的义务,一边是京城的贵族,两者无形的压力让一夜未眠的张维贤显得憔悴许多。

    国公昨晚没休息好吗?

    或许察觉到身后老人的异样,领路的太监忍不住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

    他最近一直陪伴在朱由检身边,深知这位四朝老臣在天子心中的分量,天子偶尔提起,脸上总是充满敬意。

    张维贤连忙稳住心神,对面前关心的太监拱手道:让王公公见笑了,人老了,睡眠就少了。

    以他四朝元老的身份,一般宦官不敢如此对待他,但眼前这位身着红袍的太监正是当今崇祯朝炙手可热的人物,新任司礼监太监王承恩。

    张维贤没想到,只是请求入宫面见天子,竟惊动了天子的大伴,惊讶之余,心中也感到一丝暖意,明白这是天子对他的尊重。

    国公爷要保重身体,早在登基前,皇上就常对我们这些奴才念叨,国公是大明的支柱,功绩卓着。

    短暂的寒暄后,众人继续前行,但张维贤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复杂。天子给予他的尊重让他感到愧疚,不知道一会儿该如何面对天子。

    ...

    国公爷...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张维贤耳边响起,抬头一看,发现已经过了乾清门,一行人来到了乾清宫脚下。

    大明天子朱由检身穿常服,在几个小太监的陪同下,站在玉石台阶上等候。

    张维贤见状一惊,连忙加快步伐,踏上玉石阶,跪地行礼:参见陛下。除了司礼监太监亲自引领,大明天子居然也亲自迎接。

    国公无需多礼。朱由检轻轻摆动着手,接着,在张维贤略带惊讶的目光中,他伸出手,示意扶他起身。

    感受到手臂上的力度,张维贤心头涌上更多的温暖,连忙起身,再次鞠躬致敬。

    近日因国事繁重,朕难以抽身,原打算近日找个时间与老国公交谈,没想到今日老国公就来了,真是巧合。

    朱由检引领着英国公张维贤走向内室的暖阁,一边看似不经意地聊着。

    微臣惶恐不安。

    张维贤闻言,脸上的困扰更甚,尽管他是四朝元老,又有辅佐新帝的功绩,但在天启一朝,他从未受到过这样的礼遇。

    国公一大早就入宫,是有重要事务吗?

    刚走到乾清宫暖阁,朱由检还未走到书桌后,就转身对心神不定的张维贤问道。

    微臣是为了京营而来...

    毫无防备之下,原本六神无主的张维贤直接说出了心中的想法,等他察觉不对劲时,发现皇帝已经坐在书桌后,笑容满面地看着他。

    事已至此,张维贤决定坦然面对,脸上显露出沮丧,苦涩地拱手道:微臣听说陛下正在整顿腾骧四卫,深知罪孽深重,特来请罪。

    虽然腾骧四卫是皇帝亲军,由御马监统管,但近年来也难逃京城贵族的干预。

    张维贤心里明白,皇帝来势汹汹,自己本就势单力薄,刚才又失言,已失去先机,干脆直接向皇帝示弱。

    同时,他心中暗自决定,如果真的无法挽回,无论如何也要把英国公府近年来在京营的“占用”全盘托出,不能与皇帝对抗。

    听到这里,书桌后的朱由检露出预料之中的神情,点头表示理解:国公先坐下吧。

    早已准备好的司礼监听见,连忙接过侍从手中的椅子,亲自放在暖阁中央,邀请张维贤坐下。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才回过神来,对身边的太监微微一笑,带着些许紧张坐下。

    自己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也算是资深,如今却在登基不满一月的皇帝面前感到了压力。

    国公,现在京营能战斗的士兵有多少?

    等到侍从给英国公奉上一杯热茶,朱由检才开口,但他的问题让暖阁里的每个人都紧张起来。

    微臣知罪,京营积弊已久,目前能战的士兵不足五万。

    沉默片刻,面对朱由检期待的目光,张维贤苦着脸跪下,胸口起伏不定。

    听到这话,微笑的朱由检也是一怔,就算早已知道大明京营有名无实,也没想到腐朽程度如此严重。

    恐怕张维贤所说的五万士兵中,有不少虚弱年迈和伤病者吧。想到这里,朱由检整治京营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这不仅关乎他的安全,皇权的振兴,也是防止辽东将领“独揽兵权”。朝廷必须掌控一支精锐之师。

    我大明边疆的问题已持续多年,守护京城的蓟镇边军因戚少保的离任而衰败。京营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朕有意从北直隶及邻近省份挑选精锐,再现京营昔日的辉煌。

    曾经,大明的三大营跟

第23章 英国公面圣(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