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侯门主母的日常修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宠妾灭妻”十几年终于和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王令仪找人去勘验庄子,中人所也参与其中,验证价格是否合适,两个当初因为一份购买商契而熟悉要好的丫鬟又有机会常常处在一起。

    黄孟玲就让这个和碧翠处得不错的小丫鬟去打听一下,这小丫鬟回来说,应该是真事。春日宴后要为庆王,豫王赐婚。赐婚后,要封一批世子,有爵位袭而未封世子的人家都在递请封折子了。

    黄孟玲便觉得或许是个机会,不然一辈子到死也就这样了。果然主动找叶舟,怕叶舟不来,直接让丫鬟传话说是商谈和离。

    叶舟让这丫鬟回话,不必见面,和离文书会送来,她有什么要求直接提。黄孟玲要带走所有嫁妆,叶舟同意,既是和离,带走嫁妆也是常理。

    叶舟找了个理由进宫见皇后,把状纸带过去,把事情前前后后,以及要和离的事告诉了张茹。

    张茹看了青禾写的,只觉得这个黄孟玲和梦里那个残忍虐杀的黄孟玲终于无比一致的重合了,原来她本就是如此。

    张茹问叶舟,如果罪证确凿,按律法黄孟玲会判斩刑,叶舟可有想好?这是问叶舟是否还有情份,能否放下?叶舟道:“她自作孽残害两条人命,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本是正理,我无话可说。”

    张茹点点头:“既如此,那就早些办了和离吧。”

    “宠妾灭妻”十几年的襄国公终于和离了,妻子带着所有嫁妆走的,一时间京城人家议论纷纷。

    王令仪趁着黄孟玲如今正在风口浪尖,将重新勘验和估价后的结果公布,中人所也出面澄清,新的核定价格比原来商契上的还低三成,说明原来不但没有坑骗她,还是多给了。

    黄孟玲刚搬出襄国公府,找了自己名下的一处宅子搬了进去,这其实也是属于黄知意的宅子,不过又有谁知道呢,偷梁换柱已经完成,现在就是白纸黑字的在她名下了。虽然不再是国公夫人,但有钱有名,被众人瞩目,黄孟玲还是有些得意。

    如今再无人拘束着她,她这十几年总归是过得安安稳稳的,自觉还有几分颜色,身段也还玲珑。叶舟,张茹,你们等着,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噩梦!

    她正需要一个好名声重新开始,就听到了关于庄子商契勘验结果的公布。众人议论纷纷,这黄孟玲不地道呀,人家多给她三成,她反而诬陷别人欺负她,什么用“极低的价格买”走,当时都以为侯府欺负一个受冷落了十几年的女子呢。

    黄孟玲身边的几个丫鬟和黄孟玲一样,野心勃勃很有想法,这位主子以前颇有手段,虽然后来翻了车也平稳度过了,如今带着大把钱全身而退,丫鬟们以前的怨怼似乎也忘了,燃起了跟着她又可横行霸道热望。

    这几人立刻开始替黄孟玲挽回名声,我们小姐久居内宅不解行市,被人挑拨了去,就以为自己被坑了。如今既已水落石出,也万分抱歉,已主动提出降三成的价。

    没想到这话刚出去不久,黄孟玲身边那位小丫头,和碧翠处得不错的那位,就背刺了黄孟玲。当初能为钱背刺碧翠,一边答应碧翠不告诉别人,一边转头就把皇家替五公主过生辰的地方告诉了黄孟玲。

    而今自然也能为钱出卖黄孟玲,这小丫头全程参与商契,中人所也都见过,她站出来说,黄孟玲骗人!她从头至尾都知道这是个好价钱,她就是故意要放出这些话陷害别人。

    黄孟玲极其贪财,对我说侯府买家是个小姑娘,好对付,这些话放出去八成就慌了,会再加价来平息流言蜚语,就算万一不成,就说自己不解行市,是误会。

    黄孟玲气急,想处置这丫头时才想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她所有丫鬟的身契都已过在襄国公府,她无权处置这丫头。

    当初这些就是刁奴,见她失势就脸不是脸的,说话也夹枪带棒,她没办法才与老管家谈妥,过了丫鬟下人的身契,老管家才出手整治这些下人。安安稳稳过了十几年,走的时候居然忘了这事。

    这小丫头背刺黄孟玲之后就不再回来,而是回了襄国公府,称自己和其他黄孟玲身边的大丫鬟都是襄国公府的人,不是她黄孟玲的,她们的身契都在国公府。

    跟着黄孟玲的丫头原本不知自己的身契已被过到了国公府,如今知道了,再看黄孟玲就有点五味杂陈,这算什么呢?这叫怎么回事呢?办事干活也远没有刚出来那股劲了。

    黄孟玲的名声算是跌了。中人所将原商契价格调低,王令仪那三成也不再多给,爱卖不卖吧。

    黄孟玲想想那庄子的破败,要管好不知要费多少功夫,原来庄子里的人都走光了,不卖给王令仪,如今也难找买主,这个价钱只是不多给而已,还是个公平的,黄孟玲还是要卖掉。王令仪此时倒真是不太想买了,这是赃产啊,现在却又不能挑明。

    青禾和老庄头去了京兆尹衙门。而今京兆尹是个人精,能当这份差除了确实能干事之外,方方面面也是个周全的,没办法,这地方你扔块砖,可能都砸个王爷。

    得了这个案子,京兆尹一边派人先去黄宅取证,事得先干。

    然后琢磨,

第55章 “宠妾灭妻”十几年终于和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