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迟来的捷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标一听说朱允熥病了,就断定他是装的,怒道

    前天还活蹦乱跳的,今天就突然病了,他这病还真及时。你见着他了吗?

    回来的人忙禀报太子息怒,太孙是真的病了,燕王妃愁的什么似的,连燕王也在张罗着找大夫替太孙瞧病。岂能有假?

    朱标听见如此说,又发起愁来,对李景隆道允熥既然病了,就别让他回去了。

    李景隆道那臣如何回陛下话呢?陛下原是担心太孙,才召太孙回去的,听见太孙病了,岂不更着急。

    朱标你不必说实话,就说他上午跟着高炽读书,下午跟着高煦射箭,玩得正欢,不愿意回去。

    李景隆专门来接人的,人没接着,还得欺君,苦着脸走了。

    朱标忙完公务,去燕王府瞅儿子。

    朱允熥听见老爹来了,捂在被子里哼哼唧唧。

    徐妙云守在一旁,手足无措。

    见朱标走进房来,徐妙云忙站起来说道太子恕罪,都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允熥。

    朱标淡淡道关你何事,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说着揪开被子,看见儿子满脸通红,额头上满是汗水,伸手摸了摸,果然滚烫。

    朱标怎么病的?

    朱允熥和高炽他们烤了半只羊吃了,我嫌热,贪凉洗了一个凉水澡,大概是吹着风了,睡一晚起来就成这样了。

    朱标己断定他是存心故意的,语带揶揄你不是有个什么能起死回生的仙药吗?吃两包不就好了。

    朱允熥给了大将军两大麻袋,剩下的一点全给四叔用了,没了。

    朱标更知道他在撒谎,道那你起来再做一点。

    朱允熥我浑身没劲,做不了。

    徐妙云补了一刀我的儿,你病成这样,谁让你做了?你只说说怎么做,叫高炽帮你做。

    朱允熥别过脸去,一声也不言语。

    朱标冷哼一声,道弟妹你不用忙了,他这个药是神仙药,只有他这样神仙一样的人才会做,高炽怎么做得出来呢?皇太孙,你说孤说得是也不是?

    朱允熥干脆咬紧牙关装死。

    朱标怒而拂袖而去,迎面撞见朱棣。

    朱棣急道允熥病了,如何是好?

    朱标道不用管他。你跟他说李景隆早走了,他的病马上就好了。

    朱棣马上会了意。

    ………

    北平的雪越下越大了,屋檐下,树枝上挂着粗粗的冰棱,风像刀子一样在刮。

    朱标无比焦灼地等了十来天,依然等不到蓝玉和曹震的任何消息。

    也速迭木儿没有往西走,而是向北逃到了应昌。

    朱棡在广武猫了两三个月,啥也没捞着,怨气冲天撤到了太原。

    朱权虽然攻下了开平,得到的却是一片废墟。

    而蓝玉、曹震两路大军至今音讯杳无。

    这仗打的!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这话一点也不假。

    不要说朱标坐不住了,连朱元璋也坐不住了,每三四天就会派一路使者到北平来打听消息。

    如此之大的压力,让朱标不堪承受。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张玉回来了,十二月初三,邱福回来了。

    千里大漠,大雪没膝,根本不可能穿越过去。

    一次次地失望,朱标己经扛不住,病倒了。

    朱允熥日夜服侍在侧,亦是忧心如焚,根本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

    朱标生性好强,更不肯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在儿子面前。

    父子俩各有各的心思,终日默然相对。

    朱棣找到北平城里最厉害的名医给朱标号脉。

    名医说:"太子并无大碍,只是忧思太重,心放宽些,自然就好了。"

    朱棣这才松了一口气。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朱标却毫无兴致,望着门外的白雪发呆。

    朱棣突然推门而入,满脸神秘问道老大,你猜谁来了?

    朱标、朱允熥父子俩腾地站了起来。

    朱棣拍拍手,走进来一个雪人,脱掉帽子和外衣,竟然是察罕!

    朱标惊呆了,连珠炮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蓝玉呢?王弼呢?孙恪呢?曹震呢?

    察罕是蒙古兀良哈部的,十分勇猛,不善言词,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好半天才憋出三个字打赢了!

    朱标闻言大喜,你坐下,慢慢说!

    察罕把如何穿越戈壁沙漠,如何凭着雪龙马找到泉水,如何在双泉海安营扎寨,如何筑土城,如何四处抢牛马,如何挫败达瓦帖木儿的第一次进攻,如何染上疫病,又如何治好了,蓝玉又如何率三千精骑乘夜攻入忽兰忽失温,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朱标、朱允熥听来都觉得胆战心惊。

    而在朱棣听来,则更多的是艳羡和忌妒。

    他一

第49章 迟来的捷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