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汉水溢流,战机已至(242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禁闻言蹙眉。

    这十余日的暴雨下得于禁这心是一日比一日愁。

    “是我误判关羽的意图了。”

    “关羽撤走围头和四冢的驻兵,又遣别将死守郾城,不是要诱我去樊城。”

    “而是关羽早就判断会有十余日暴雨,故而提前将营寨搬去了地势高处。”

    “没想到昔日只会好勇斗狠的关羽,如今也会晓察天时地理了。”

    虽然对连日暴雨有预料,也做好了困境撤军的准备,但于禁没料到这十余日的暴雨竟会引起汉水溢流。

    暴雨引起江水溢流的情况其实是很罕见的。

    哪怕是就在荆州的关羽,都未料到今年的暴雨会来得如此的猛烈,连汉水都无法疏流。

    于禁叮嘱信使:“替我回告满长史,来日定登门拜谢。”

    虽然汉水溢流让于禁意外,但于禁并未因此而慌乱。

    郭安则是忧心忡忡:“将军,若要避免水淹营寨,就得搬营去高处。只是这连日暴雨,道路泥泞,又如何能轻易搬营?”

    若是暴雨初时去地势高的土坡,还能搬营。

    如今过了十余日,想再搬营就不容易了,这是两万余人的大营,不是两千余人的小营。

    见郭安神情慌乱,于禁眉头更是紧锁,喝道:“慌什么!”

    “这里距离樊城五里,即便汉水溢流,难道还能将整个营寨都淹了不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归是有应对的办法。”

    “你若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我便斩你以正军法!”

    郭安感觉脖子一寒,又惊又惧:“将军息怒!还请将军指示!”

    于禁冷目静思。

    片刻后,于禁下达命令:“令三营偏将引本营青壮,于营寨外深挖壕沟、多挖分渠,不得有误!”

    “令四营偏将引本营青壮,加厚土堤,不得有误!”

    “令五营偏将引本营青壮,在营寨中堆砌高台,囤放粮食辎重,不得有误。”

    “令六营偏将引本营青壮,于营寨中深挖水井,不得有误!”

    “令伙夫伙夫赶制军中将士所需三日干粮,不得有误。”

    “令备羌营,甲不离身,刀不离手,弓箭箭矢皆要佩戴,怠慢者立斩!”

    “.”

    见于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下达一个又一个的命令,郭安内的惶恐也消失了不少。

    而在另一边。

    满宠得知于禁的回复后,也松了一口气。

    “左将军已知险情,料想有应对之法。”

    “只是这暴雨连日,关羽却依旧不肯撤兵,也不知有何诡计。”

    想到未撤走的关羽,满宠的眉头再次紧锁。

    关羽有战船,即便暴雨连日,也是可以暂时撤回荆城休整的。

    然而关羽却偏偏不走,就在樊城外地势较高的高坡立寨,让满宠忌惮不已。

    满宠并未联想到水计上。

    水计通常是引水灌城,而关羽除了在樊城外挖了克制骑兵的壕沟外,并未挖渠引水。

    在于禁满宠都在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山洪时,新寨的关羽也在对水淹计的具体实施进行最后的推演。

    曹操水淹下邳擒吕布,关羽也是有参与的。

    虽然憎恶曹操的人品和篡权,但对曹操的用兵能力,关羽也是很钦佩的。

    世间俗士儒生多有治注经典的,而曹操却与众人不同。

    曹操注解的是兵书,更是通过注孙子兵法结合戎马半生的征战经验,写了一本孟德新书。

    反复的斟酌了水淹计的具体细节后,关羽召来了诸葛乔。

    诸葛乔受杖刑的背伤早已痊愈,这十余日的反思和应对,也让诸葛乔的身上多了几分接地气的沉稳。

    “阿乔,平儿遣人来报,汉水的水势挡不住了。”

    “即便不决堤,临时搭建的堤坝也会被冲垮。”

    “今年的暴雨是关某在荆州这些年最罕见的一次,平儿准备今日巳时就决堤。”

    关羽的语气中有欣慰。

    关平遣人传信不是来请示的,而是直接来通报的。

    这等于是让在关羽配合关平,而不是让关平配合关羽。

    身为关羽的儿子、军中的副将,关平也终于有了魄力和担当,这让关羽很是欣慰。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的就是这种紧急情况,在外的将必须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承担责任的魄力。

    唯有如此,才能准确的把握战机,避免通讯不畅造成战机延误!

    诸葛乔心中一凛然。

    终于要开始了吗?

    “君侯准备先破于禁还是先破樊城?”诸葛乔凝声询问。

    关羽的目光落向了于禁驻兵的围头:“引水灌樊城需开凿沟渠,深挖围堑。”

    “然而曹仁和满宠都是久经善战的宿将,也知晓水计,若见关某开凿沟渠,深挖围堑,必会

第101章 汉水溢流,战机已至(2425)(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