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放,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2章 海市开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渔船?

    谢菱回忆了一下,距离江晚宜他们出海已经大半个月了,也是时候回来了,就是不知道能打到多少鱼虾。

    但是不管多少,只要平安归来就好。

    谢菱赶紧问道:“渔民们怎么样?都安安全全的吧?”

    士兵挠挠头,“大人,我也不知道,只是大家都很开心,应该没啥事吧?而且我远远看着,甲板上堆满了鱼虾、都叠成小山了!肯定很多!”

    “那就好。”

    谢菱点点头,往海边赶。

    官道上的雪被清理干净了,谢菱骑马很快就到了。

    风吹海浪,卷起一片残雪。

    远远望去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一片乌压压。

    不知是谁透露出的消息,百姓们都知道了渔船归来,纷纷赶来海边观看。

    就连谢菱身后,都跟着不少赶路的百姓。

    思南临海。

    渔船归来对于百姓而言,向来是一件大事。

    往年,只要有大渔船归来,海边便挤满了人。

    家家户户有银两的带银两,没银两的带米酒白面,跟船上的渔民换新鲜鱼虾。

    渔船归来的那三天被称为“海市”,沙滩附近挤满了人,有玩闹的,有卖零嘴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百姓们去参加海市,最主要的还是图个热闹。

    古代百姓生活匮乏,娱乐项目少,因此什么热闹都爱凑。

    谢菱扭头看了一眼,发现不少百姓都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拉住缰绳问了一嘴。

    百姓们都认识谢菱,一个个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将海市习俗告诉她。

    “这样啊。”

    谢菱若有所思。

    原本她还打算用公分来换海鲜。

    既然百姓们有这个习俗,就一半充公,一半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吧。

    谢菱将马远远拴在一边,越过熙攘的人群,走向大船。

    大船已经停好,几个汉子吆喝道:“下面的人帮帮忙,安一下梯子,让兄弟们下去。”

    话落,所有人都加入了帮忙的队伍一些人帮着扶,一些人帮着栓,大伙儿齐心协力,没一会儿就安好了梯子。

    万众瞩目下,一个女人牵着小孩,从船上下来。

    谢菱抬头,接着勾起一个灿烂的笑容,“晚娘!”

    江晚宜黑了不少,衣衫单薄,一双杏目熠熠生辉,抬眼,闪过惊喜,在烈烈海风中喊道:“谢菱,江晚宜,不负众望。”

    “快下来吧!注意点,梯子很高。”

    谢菱赶紧走过去接住江晚宜儿子。

    出海一趟,她发现这小子都变沉着了一些,眼里有着普通孩子没有的冷静,小声说:谢谢姐姐。”

    江晚宜下来后,身后的梯子才陆陆续续下来人。

    也不知他们经历了什么,每人比起刚去时,都多了几分坚毅。

    百姓们压低呼吸,静静看着渔民们一个接一个的下来。

    直到只剩下最后两个人,江晚宜在船下给了个手势。

    那两人拉下挡板,瞬间,成堆成堆的的鱼虾贝类,完完整整的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船上几乎没有可站立的地方,每一处都被鱼类堆满,放眼望去,只能看见高高扬起的船帆。

    百姓们刻意压住的呼吸,随着挡板的撤去,彻底宣泄出来,欢呼声,叫好声,一片片,宛如海浪奔涌。

    气氛沸腾。

    这是思南出海打渔最丰收的一年。

    不少百姓已经将渔民们团团围住,问能不能用粮食换鱼虾。

    渔民们全都将目光望向江晚宜,孙大海怕她不了解,将思南的习俗解释了一遍。

    谢菱微微挑眉。

    晚娘,竟成了他们无形中的领袖?

    江晚宜走向谢菱,“大人,你觉得如何?”

    谢菱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孙大海露出笑容,赶紧去回复百姓。

    大喊道:“海市照常开!”

    瞬间,渔船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全是百姓们要货的声音。

    ”给我来十斤虾子!我用十斤米来换!”

    “我家孩子馋鱿鱼许久了,我家要五斤鱿鱼!”

    “大家别急,一个个来!”

    ……

    谢菱将江晚宜拉去一边,调侃道:

    “说吧,路上发生了什么?怎么让那群汉子服你的?”

    谢菱出海前跟江晚宜说过,渔民中可能会有人不服她,让她做好准备。

    江晚宜说无事。

    谢菱现在是真佩服江晚宜了。

    那么柔柔弱弱,还带着孩子的弱女子,竟然能让一群经验丰富的渔民臣服于自己?

    江晚宜一五一十将一路上发生的事情说了。

    最开始确实是有人不服她,毕竟她是一个女人。

    可随着出海天数的增加,

第292章 海市开启(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