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半月跋涉,陈无邪一行来到太易城。
“万剑谷出名剑,太易城出名刀!”
兵器是武者第二生命,一柄好剑、好刀,重金难求,而名剑、名刀百年难遇。
但凡练剑的都会去万剑谷求取一柄好剑,练刀的则会来太易城寻一柄好刀。
刀,也是太易城的生命!
这里的人以刀为生,采矿、锻铁、铸刀、卖刀、舞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刀,指甲刀、切菜刀、杀猪刀、杀人刀,小刀、大刀,环首刀、雁翎刀、蝴蝶刀、柳叶刀、朴刀……
只要走进太易城,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刀”文化,路上随便拉一个人,就能耍一手好刀,街道两边的店铺,外面卖的是刀,后院便是铸刀的炉子,就连银子,在这儿也用“刀”来衡量,一刀银子就是一两银子。
此外,太易城还有天下最出名的刀林,就在太易城后山。
刀林与万剑谷的剑墓齐名,除不亚于剑墓的藏刀外,悬崖峭壁上,还有一篇亘古流传的《刀经》,文字晦涩难懂,传闻是仙人留下的遗迹。
慕名而来天下高手,都会在悬崖下悟道,若有所得,便刻于石壁上,代代流传,成为规模不小的武学圣壁,许多初出茅庐的练刀年轻人,都会来此领略前辈们的风采,希冀能从《刀经》里领悟点什么。
“这位老人家,易家老宅在哪儿?”匆匆赶路的老人闻声抬眼,见是赶马车的一个唇红齿白的年轻人,笑容甜美,朝他露出口白牙。
“你找那地方做什么?往西走两百丈,再向左拐,穿过两条巷子便是,那地方阴气森森的,你们要想买刀,去慕容刀庐,要是运气好,还能遇上慕容大师铸的刀,不知多少刀抢着要。易家?二十多年没开炉,估计怎么铸刀都忘了!”老人讥笑两声。
年轻人笑道:“多谢老人家,我们不是来买刀的!”
“你们想进刀林吧?”
年轻人笑笑不回答,赶车离开。
“易家?唉!”老人哼一声,眼里掠过一抹厌恶,还有一丝缅怀,最后是深深的叹息。
马车缓缓停在易家老宅前。
“这便是张先生说的铸刀圣地?曾铸出听雨、吹雪、斩雷、落日、万仞五柄名刀,与万剑谷分庭抗礼的易家!”陈无邪惊讶道。
两扇大门漆红斑驳,暗淡无光,门前两尊石狮子没了脑袋,似乎被人以利器斩去,门上“天下第一刀”的牌匾不知哪儿去了,高墙爬满藤蔓,墙头长出半身高的杂草,侧边有株高大的榕树,被风一吹,叶落满地,也无人清扫,若非还有块“易家”的牌匾,陈无邪都要怀疑夏竹问错路。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曾经辉煌的铸刀世家,竟也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林如烟叹道。
夏竹则道:“自作孽,不可活。二十三年前,易家以血炼之法铸造魔刀,被慕容无双揭穿,为武林所不容,铸刀师被逼自杀,名刀、好刀被各方势力抢走,易家就从太易城第一铸刀家族的位置跌落下来,并一落千丈,封炉二十多年,还能守住老宅已经十分不易。”
林如烟微微点头,道:“此事我也听家父说过,血炼之法,是铸刀、铸剑的禁忌之术,以人血喂铁石,融入炉火,铸造出来的兵器锋利嗜血,堪比名剑、名刀,却拥有魔性,定力弱的武者,反而会沦为刀奴、剑奴,堕入魔道。而且听闻此法极为残忍,需配合某种邪术方能成功,炼一柄魔刀,需四十九人的性命,但凡魔兵现世,都会引来血腥杀戮。”
陈无邪笑道:“张师父让我们来这儿,想必是认识主人家的。”
夏竹敲响大门,好一会儿听不见回应,恼道:“难道这家人全死了?”
“我们是来借宿的,有点儿耐心。”陈无邪道。
使劲敲打一阵,半晌才听见里边有响动。
“来了来了,别敲了,敲死人啊?敲什么?”
开门的是一个白发老妪,穿一身麻布衣服,瞧见陈无邪他们,警惕道:“你们是谁?来买刀的?这儿不卖刀,走吧,去慕容家……”
说着,老妪便要关上大门。
夏竹推住门,叱道:“你这老太太好不晓事,易家什么时候不卖刀的?还把人往外推,难怪越来越破落!”
老妪冷眼一瞥,夏竹女扮男装,却被她一眼看穿,讥笑道:“小丫头伶牙俐齿的,老婆子说不过你,卖不卖刀是我家的事,还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走吧,这儿不欢迎你们!”
陈无邪拉住夏竹,朝老妪抱拳行礼,道:“老人家,我们不是来买刀的,我们是从少泽城来,想在易家借宿!”
“不来买刀,还想借宿?”老妪冷眼瞥他,哼道:“是想顺手偷刀吧?没了没了,你来迟了,早就被人抢光了,哪儿还有什么刀?要住宿,城西那边多的是栈酒肆,易家又不是开栈的!”
林如烟连忙道:“老人家,我们是受张青先生指点,来易家借宿的。”
“张青?”
老妪打量陈无邪,疑道:“你们跟他什么关系?”
第五十三章天下名刀出太易易家老宅已没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