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通检查过后,大夫把毕胜利叫到了面前。
“说吧,你们家有多少钱?”
这个大夫是个面冷的人,从头到尾都板着脸。
问这句话的时候更是严肃,从他的脸上看不出彩霞的病到底是不是严重。
丁桂兰的心就是一紧,毕胜利却坚定地说:
“大夫,不管多少钱,我们都出,我一定要把妹妹的眼睛治好。”
大夫放下手里的笔,上下打量毕胜利说:
“喊口号没用,关键是你没有多少钱!”
这句话倒是把毕胜利给问住了。
他仔细的盘算了一下,口袋里所有的钱加在一块,大概有七十来块。
虽然照之前预算的三十多块,已经翻了倍,不过这两天在县城里所经历的一切告诉毕胜利,县城跟乡下,完全是两个天地。
乡下人辛辛苦苦攒了几十块钱,在县城里的大馆子,也就是一顿饭的事。
可话问到这儿,他也只好直说。
“我手里还有七十多。”
大夫嘴角一挑,笑了。
“这点钱哪儿到哪儿,他这个病想看好,得动手术,动手术就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风险,第二个是钱。”
一番话说的,三个人都沉默了。
彩霞的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流,小声的在丁桂兰的耳边说:
“妈,咱们不看了,我不能拖累咱们这个家。”
这句话说的,毕胜利的心里难受。
“大夫,钱的事你不用考虑,多少钱我们都治。你就说风险到底有多大。”
大夫站起身,“这种手术在咱们国内能做的没有几个人,我算其中一个,但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至于钱,五百,你们有吗?”
五百?
丁桂兰的身子颤抖了一下,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
毕胜利的心理也是一紧。
虽然这两天,他前前后后的,至少弄了百十来块。
不过毕胜利的心里明白,其中有五十块钱,是陈浩强塞给自己的。
如果光屏打猎的话,一只兔子卖五元,至少得卖一百只兔子。
这两次上山他就感觉到了,那些兔子越来越精。
所以以后,兔子必然越来越难抓。
于是三个人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是穷病。”
大夫慢悠悠的说,这话比生理听着耳熟,好像是上辈子哪部电影里有这句台词来着,一时也想不起来。
“不过,也不是一点招都没有。我给你们写个条子。”
大夫说完,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摸出一张纸来,刷刷点点的在上面写了一串地址,递给了毕胜利。
“按这个地址去找这个老中医,他应该有法子,能治你妹妹的眼睛。风险小,你这七八十块钱,应该够了。”
话说到这儿,毕胜利才明白刚才他问自己能掏出多少钱,到底是啥意思。
同样的病,富有富的治法,穷有穷的治法。
这个大夫不光医术高超,还能为病人的钱包着想。
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感激之情,起身,给他鞠了一躬。
拉着丁桂兰和彩霞,匆匆的离开了医院。
站在医院的门口,看了看纸条上的地址,他不熟。
在医院门口找了一家小商店,问了问里面的老板。
老板是个热心的人,从商店里走出来,站在街头,手指着北面:
“看见那个大树了没有,从那个胡同钻进去,这么一拐这么一拐,那么一拐那么一拐,然后再一拐,就到了。”
听得毕胜利,一脸茫然,满头雾水。
干脆也不瞎折腾了,在路边找了一个骑倒骑驴的,把纸条给他,让他送一趟。
所谓倒骑驴,就是一种人力的三轮车。
车斗在前面,人在后面蹬。
这种车,能拉人载,也能拉东西。
八十年代,乃至以后的十几二十年,这种东西,在合阳县都很常见。
很多人以此为生,卖力气吃饭。
一辆车,托起的,就是一个家。
骑倒骑驴的,是个跟毕胜利年纪相仿的小伙子。
光着膀子,皮肤又黑。
他接过纸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阵,抬头对毕胜利说:
“我不认字儿啊。”
毕胜利瞬间感觉特别的无语,不认字儿你看这么半天干啥。
索性把上面的地址念给他听。
“哦,这儿啊,上车。”
小伙子年轻力壮,一辆倒骑驴骑的虎虎生风。
也正如医院门前开小卖部的老板所说,这么一拐,那么一拐,最后这么一拐,也就到了。
眼前,是一片平房区,一个个房子都不大,被一条条狭窄的胡同分割,纵横交
第21章 你有多少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