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开局对掏张之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去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色下,徐澈操纵鎏金龙舟,带着众人夜游龙虎山。

    龙舟上的众人皆是惊叹,张之维没想到师弟居然已经成长到了这种地步,举手投足间尽显仙家之风。

    与此同时,天师静室。

    檀香氤氲中,铜鹤香炉吐出的青烟突然扭曲变形,幻化出飞舟巡天的景象。

    张静清拂尘轻摆,烟霞里顿时传来阵阵惊呼——

    那是吕慈趴在船舷大呼小叫的憨态。

    “吕慈这家伙!”

    见此画面,吕伟青筋暴露。

    “呵呵,这不成器的徒儿,让诸位见笑了。”

    老老天师嘴上谦逊,眼角笑纹却藏不住得意。

    “天师啊!”

    吕伟拍案而起,腰间玉佩叮当乱响,“有这如此天骄道子和这等仙家法宝还藏着掖着?”

    他指着烟幕里时隐时现的龙舟金芒,“您看看!这哪是法器?分明是传说中的蓬莱仙舟!”

    “咳咳!”

    陶宏道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原来他正偷摸掐算飞舟来历,却被反震得指尖发麻。

    “贫道原以为之维师侄的修为已冠绝当世......”

    他苦笑着按住乱颤的剑匣,“没想到清源师侄更是......”

    话到嘴边突然卡住,因为烟幕里正映出徐澈随手点化云海为莲台的画面,张之维瞪大眼睛的样子......

    玄空方丈的九环锡杖突然自行立起。

    “阿弥陀佛!”

    老和尚不慌不忙合十行礼,佛珠却泄露了心绪,一百零八颗菩提子正疯狂跳动:“天师府一门双圣,老衲在此恭贺天师。“

    “诸位,这是哪里话...”

    张静清突然拂尘一扫,烟幕里浮现长净和尚的身影。

    “若老道没看走眼......”

    老老天师意味深长地捋须,“这娃娃的禅心,可比当年达摩祖师渡江时还要澄明三分呐!”

    再一挥,画面转到吕仁与吕慈。

    “吕家主,老道看你家那两个小娃娃也是龙凤之姿!”

    画面再转到上清郑子布上:“陶道友,你就更别说了,上次论道小郑的符箓之法我可看了,神乎其神,压的诸多同道们都喘不过气来,可谓通天呐。”

    “……”

    室内突然一静。

    三位掌门同时瞪大眼睛——

    这老道嘴上自谦,夸起别人家弟子倒是毫不含糊!

    咚——!

    窗外突然传来清越钟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飞舟正掠过三清殿金顶。

    徐澈负手立于龙首,月华将他霜白的鬓角镀上银边。

    张之维和张怀义一左一右站着。

    三人衣袂飘扬的模样,恍若古画里走出的三清显圣。

    “说起来......”

    张静清忽然压低声音,“老道昨夜观星,见紫微东移......”

    他指尖蘸茶,在案上画出血色轨迹。

    那水痕竟自行游动,最终凝成倭寇列岛的形状。

    “七日之内,必有大变。“

    茶盏突然炸裂!

    飞溅的水珠在空中凝成十三道箭矢,齐刷刷钉在倭岛轮廓上。

    铜鹤香炉“铮“地一声轻鸣,炉中青烟凝成绵山地势图。

    张静清双目微睁,瞳孔中雷光隐现。

    “天师推算,果真一绝。”

    吕伟霍然起身,腰间玉佩无风自动,“前线急报,比壑山忍众已随倭寇主力进驻绵山七日。”

    他手指划过茶案,茶水竟自行组成军事布防图,“此处若失,中原门户洞开!”

    “咔嚓!“

    陶宏道长的七星剑匣应声而裂。

    七柄小剑悬浮半空,组成北斗杀阵:“这群倭贼竟敢亵渎我道家祖庭!”

    ——绵山正是上古广成子修道之所。

    “哼!”

    玄空方丈的九环锡杖突然插入青石地面。

    老和尚怒目圆睁,脑后竟浮现金刚法相:“老衲要超度这些孽障!”

    静室内的法器同时震颤,张静清的白须无风自动:

    “为国为家——”

    老天师每一个字都引动天雷轰鸣:

    “义不容辞!”

    窗外忽有闪电划过,照亮四人肃杀的面容。

    陶宏道长并指如剑,七柄小剑在空中划出血色轨迹:“既如此,我这便回去准备,三日后,绵山见!”

    “且慢,三位道兄...”

    张静清突然拂尘一摆,香炉青烟化作更漏形状,“如今天色已晚,在我府内稍作歇息,明早再走也不迟。”

    “清源、之维、怀义、晋中!”

    说罢张静清不给三人反驳的机会,开口传音呼唤。

    听见传唤的徐澈,立马驶舟瞬移静室外。


第五十二章 去留(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