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人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我们回去叫人帮忙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他还没走多远,就听见后方有人呼喊。

    回头一看,只见张小军拎着一个大包袱急匆匆地赶来。

    “李小虎哥,我给你做了些烙饼,你带着路上吃。

    还有这个水壶,也拿着。

    对了,我爷爷在信封里给你留了点东西,你要小心保管。

    好了,我得回去了。”

    张小军把包袱和水壶递给李小虎后,便转身离开了。

    “这……”

    李小虎看着手中的包袱和水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打开信封一看,里面竟然有一张证明和十块钱。

    (注: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写作,本书采用第三套人民币作为货币单位。

    )

    在这个年代,十块钱可谓是一笔巨款。

    一个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未必能攒下这么多钱。

    村长爷爷竟然拿出十块钱给他,这份恩情可谓是重如山。

    李小虎握着那十块钱,摸着热乎乎的烙饼,心中感慨万千。

    “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我李小虎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好人,但有恩必报!”

    他深情地回望了一眼张家村的方向,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四九城走去。

    由于这个时间段昌平还没有公交车,李小虎只能步行前往。

    幸运的是,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赶马车的车夫。

    用一块烙饼作为报酬后,李小虎顺利地坐上了马车。

    经过一路的颠簸和跋涉,他终于来到了四九城的目的地。

    有了村长爷爷的证明在手,李小虎很顺利地进入了四九城开始寻找工作。

    此时的街道上还没有实行公私合营,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整个街道都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李小虎沿着街道一步步地走着,寻找着合适的工作机会。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来到了好几家木工厂想要应聘却都被告知现在不招人。

    经过一番寻找和打听后他发现这个时代的工厂数量相对较少而工人却很多导致很多人都无法找到工作。

    最后李小虎来到了一家名为“李山机械厂”

    的工厂门前。

    看名字就知道这家工厂的厂长姓李名山。

    “跟我同姓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工作。”

    李小虎怀着期待的心情走向工厂大门却被门口一位瘦高的门卫给拦了下来。

    “请问你们厂现在招人吗?我会木工也会一些简单的维修。”

    李小虎试探着问道。

    “木工?只会简单的维修?我们厂现在不缺人就算缺人也不会招你的。

    我们的要求很高你的技能达不到我们的标准。”

    瘦高门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小虎的求职请求。

    “那好吧。”

    李小虎皱了皱眉头转身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留着小胡子、国字脸的男子从厂里走了出来大声喊道:“等一下!”

    他的嗓音如破晓的鸡鸣,瞬间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李小虎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疑惑地转过头去。

    那位身材瘦长,如竹竿般的门卫急忙趋步至那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面前,弯下腰去,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厂长好,厂长好。”

    “嗯。”

    厂长李山微微颔首,他的目光如探照灯一般扫向不远处的李小虎。

    李小虎身上的包袱和他那稚嫩的脸庞,让李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那时的他,也是身背行囊,四处寻觅工作,历经挫折,幸得有人伸出援手,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现在,看着眼前的李小虎,他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那份迷茫,那份无助,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李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帮助李小虎,就像当年有人帮助自己一样。

    于是,他声音温和地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

    “我叫李小虎,我现在的家在昌平张家村,但我的老家是东北李家村的。”

    李小虎回答道。

    “李小虎么。”

    李山心中更是感慨万分,因为他们都姓李,都来自偏远的农村。

    这种莫名的亲切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帮助李小虎的决心。

    于是,他向李小虎发出了邀请:“我们厂正好缺一个维修工,一个月的工资是十五块钱,你愿意来试试吗?”

    “愿意,我当然愿意!”

    李小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这个年代,十五块钱的工资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而且,李小虎还知道,等公私合营后,工人的工资还有可能会继续提升。

    “好,那就这么定了。”

    李山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向那位瘦高的门卫,“杨大柱,你

第4章 我们回去叫人帮忙搬(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