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万人嫌,我走野路子爽翻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火锅店生意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晋安赶紧躲开傅奶奶手中的暗器:“……奶奶!”

    傅奶奶没搭理他,把杆子往傅晋安手里一塞,和蔼地拉住姜宁的手:“宁宁累不累?走,奶奶给你煮鸡蛋。”

    同时。

    “愣着干啥?搭把手!”吴姨把乔伟按到质检台前。

    鸡蛋顺着缝纫机改装的传送带滚落,老周的三轮车铃铛就是启动信号。

    傅晋安刚摸到军用水壶,就被老赵塞了把饲料铲:“按我的炮兵坐标图投喂,误差不能超五厘米!”

    乔伟:我已经不是你们这个区域的了。

    傅晋安:我只是路过的。

    姜宁:你们两个加油!

    日头西斜时,老人们围坐在沼气灶旁。

    吴姨的账本上墨迹未干:

    产蛋量:327枚(合格率89%)

    饲料消耗:比昨日减少17%

    老周正给三轮车链条上油,突然从车座下摸出颗温热的蛋:“这是谁藏的私货?"”

    “我的种蛋!”孙伯夺过裹着锡纸的“实验品”,上面焊着微型温度传感器。

    暮色中,叶奶奶的山茶花在沼气灯下舒展枝叶。

    傅爷爷拧开红星收音机,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混着鸡群咕咕声,漫过手绘的《科学养鸡十大守则》宣传墙。

    不知谁家灶头飘来炒鸡蛋的香气,惊飞了墙头打盹的麻雀。

    姜宁和傅晋安像两个乖小孩,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姜宁偷偷问乔伟:“我还是不是这农场的老板?”

    乔伟也懵逼:“养猪场那边肯定是,但这边……不好说。”

    ……

    坐下来后,姜宁最先问的还是严芳他们一家人的情况。

    通电话时她只知道小宝的病好了,董大叔的腿也勉强能走了,但董大婶的病是积劳成疾,很难根治,只能慢慢调理。

    傅爷爷宽慰地说:“宁宁,幸亏你发现得及时,小宝现在身体很健康,他们没回大河镇,黄振东给他们做了安置,严芳这孩子在城里找了份工作,加上每个月的补贴,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这里,姜宁就放心了。

    她把从深市拍的照片分给他们看。

    这次她花了些手笔,这批照片都是彩色的。

    深市正在修建的大楼,已经投入使用的商业区,新锐车间,还有姜宁和港城谈工作时,和傅晋安一起拍的照片。

    “哎呀!宁宁出息了。”傅奶奶戴上老花镜仔细看。

    照片被傅奶奶粘贴在墙上,和满墙的港城歌星明星贴在一块儿。

    姜宁和傅晋安准备去看严芳他们。

    “买点肉和麦乳精,董大叔他们应该舍不得花钱,多买点吃的。”结合对董家人的认识,姜宁说。

    姜宁眼睛亮晶晶的,笑容明媚,傅晋安也被感染了,原本就很好的心情此刻更好了:“嗯,你说得有道理。”

    他们去的时候严芳上班去了,董大叔在院子做木工,大大婶带小宝玩。

    看到看,二老都很高兴:“哎呀!小姜同志,你回来了?你救了我们,还没来得及感谢你们,你们来就来了,怎么还拿东西?”

    傅晋安说:“给你们补补身体,最近怎么样?”

    董大叔站起来,走路还有些一瘸一拐,傅晋安拦住他:“您坐吧!不用气,你这些活是?”

    董大叔坐回去,高兴道:“我在村里就能做一些木工活,在这里没事干,顺便接一些活干,补贴家用。”

    “挺好的。”傅晋安还拿过他做的小板凳仔细瞧了瞧。

    他们坐了一会儿,傅晋安准备回借调单位一趟,他们就离开了。

    姜宁去火锅店找李嫂他们,她给他们拍的深市的照片。

    “哎呀宁宁,这就是深市啊!等挣到钱了,我也要去看看。”李嫂激动道。

    王慧和肖金翠激动道:“还有这个,和电视上的一样!太漂亮了。”

    姜宁说:“肯定能去,实在不行,你们多招几个人顶一顶,今年就去,我负责你们的吃住行。”

    “不行不行!”李嫂赶紧摆手,“我可不放心……宁宁,已经有两家人开火锅店了,虽然生意比不上我们,但也不差。”

    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事。

    “嫂子,不用担心,开火锅店越多,越快普及,我们掌握好自己的汤底和品牌,不用担心。”姜宁说着,又让他们铺点饮料一起卖。

    这些都来源于后世的经验,尤其到了炎热的夏季,增加一个冰柜,或者用冰块把饮料制冰,饮料也能有一笔收入。

    当然,饮料的收入并不算什么,不过能吸引吃火锅的人。


第351章 火锅店生意经(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