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三日破关夺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证圣元年,695年,2月23日,长安。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后,是大明宫中皇帝与重臣私下议政的场所,俗称‘便殿’。

    而在女帝时期,紫宸殿甚少启用,仅用于商议机密事务。

    只是自从去年秋日九月以后,紫宸殿议政的频率,就不比朝会少了。

    今日的画面,在所有人看来,就像是前日、前月、前半年的缩影,每日议,却每日如议。

    以梅相为首的紫袍官员,无一不正襟、蹙眉,拿着一册明显被翻烂了的书卷,时而连连叹息、时而挑眉面露轻慢,又时而欲言又止。

    只因一直以来,他们对这册书《论闪电战》在朝堂之中奠定的评价基调,都是迎合女帝最初的那句‘妖言惑众,邪辞乱心,逆谋悖天,大不敬之属也’!

    可女帝不满意。

    女帝不满意,这政务就要一直议。

    自雪灾、水患等等赈灾烂账都延后不谈了,光谈了快半年的《论闪电战》。

    众人只能期待着有人能顶着压力,再重复一次已经重复了数月的发言。

    毕竟这书他们也吃透了。

    恐怖是恐怖。

    其中的天时顺,门阀附,仓廪实,民心归,是雷打不动的事实。

    天时利好反贼大唐。

    闪电战,字如其意,快如闪电,讲究一个出其不意。

    反贼安和驸马,自诩大唐皇帝,还大肆刊印书册来蛊惑人心,同时意欲在天寒地冻时出兵,不顾两方军人死活,俨然一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决心。

    伪帝这样做,他们就算提前将大量的兵力、粮草,提前调运到雁门关也无济于事。

    当他们看到这册完整的《论闪电战》时,已经过了秋收。

    运粮、调兵,是还来得及,只是若这时,反帝跟他们玩缓兵之计,那怎么办?

    主动出征朔丹灭掉伪唐?

    那也要等立春之后,不然凛凛冬日,他们自己的后勤都跟不上,就更不用说直面朔丹的严冬了。

    但一个冬天消耗掉的大量粮草,在雁门苦寒之地,疲惫了心气的大军,又该如何以雷霆之势以证武周之威,大败唐军于草原?

    他们输不起,耗不起,只得如常一般的守。

    所以,天时一说,确实如伪帝所言,在他。

    门阀附,门阀不都是一群待价而沽之辈?

    不对,这话说的,有点骂自己的意思了。

    不过他们之中大部分的人还都是利益与女帝绑定,不是观望之态。

    否则,也不会被召见在紫宸殿里,而是圈禁、酷吏小黑屋、斩立决三件套了。

    历俊月末是被扣押在伪唐了,可他的亲信还在,酷吏的手段依旧严酷,甚至在这个关键时期,谁更酷一点还能升职。(酷:本指烈酒,后指刑暴)

    但只要守住雁门关,门阀还能翻山越岭去对着伪帝摇尾巴去?

    仓廪实,这也如实,草原本才多少点人,养活一个草原的人与运转整片中原大地,岂能相较?

    而且他们不信书上说的什么亩产远超大唐,那指定是蛊惑人心的假消息。

    但他们可以确信,草原人因为伪帝的蛊惑,能豁出去把所有用于放养的牛羊、野兽、乃至战马都杀来吃了。

    那这储备,指定是够了。

    民心归……

    天下皆愚辈,书中字字煽动惑词,饶是长安城中也民心惶惶,可不就是归?可不就是乱?

    至于说其他的兵甲、奇正、三军,呵,一派胡言不足为惧。

    昨天是梅相,前天是户部尚书韦巨源,大前天是右鹰扬卫大将军王孝杰……

    今天抓阄,是轮到门下省侍中,杨再思了。

    (武则天改了很多官职名称,比如鸾台、凤阁、夏官尚书、文昌左丞,基本都能对着猜,但我还是一一对应的改成正常的了。

    至于说那个原著的梅相……就梅相吧!

    杨再思历史中本来官职是: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是位同宰相的意思,结合前面的鸾台,他在正常唐朝封官应该是正三品的门下省侍中,与左右仆射、尚书令平职,共居宰相之职)

    出头的是杨再思,那今天这紫宸殿的议政,是可以早些结束了。

    杨再思,在他们这群人中,都是以‘谄媚’而闻名。

    且他极其擅长揣摩女帝心意,能从礼部下官、负责礼仪事务的小人物,迅速的爬到门下省侍中,他的这张巧嘴,锐利得很。

    他果然在众人的期待中,走上前,稽首、以最恭敬的姿态伏拜,并高声问候道,

    “臣叩见金轮圣神皇帝陛下!”

    女帝登基后,自称尊号为‘圣神皇帝’,所以朝中人多称她为‘圣皇’,而杨再思竟追加了全称,被恭维的女帝自然心情愉悦。

    果然一见是杨再思,女帝充斥着怒意

第59章 三日破关夺城(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