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政航收回了思绪。
移民、买房,都是小节,随她折腾。每一步都能插手、干预、控制变量,影响甚至决定她到手的房子、证件、出国行程。
这件事甚至没有眼前的小象要紧,他需要问问她,这个玩具是洗干净摆回去,还是送给狗狗。
合同标明了休息时间,但那只是合同,在片场不可能每天只待8小时,12小时是日常,14小时是正常,16小时是经常。
休息日也是根据拍戏进度走,拍不完的话不可能去睡懒觉,甚至连基础睡眠时间都无法保证。
巫雨清的表演效果不好,开始的半个月导演还有好脸色,后来彻底没有了。
缺觉,累,上戏挨批,下戏对着一群在她面前噤若寒蝉的工作人员。
剧本拍了一半,巫雨清从安慰自己熬过去就行,变成了熬不过去拉倒,随便吧。
她盯着导演的怒容和他张张合合的嘴。
片场因为导演骂人,格外安静。所以便衣警察抓人时,大家第一时间注意到。
警察穿得和剧组工作人员一样,运动鞋沾灰,衣服半旧,眨眼间就把在不远处围观巫雨清挨骂的男主演拿下。
男主演身边的助理一样被擒。
警察和嫌疑人离开后,片场并没有炸锅,但气氛却无法挽回,谁还有心思工作。
大群小群消息不停刷,不方便玩手机的也忍不住和身边人嘀咕两句被抓的原因。
这个圈子,被抓的原因不外乎就那些。
女保镖在巫雨清的身边,男保镖则掏出手机给宗政航打电话。
因为这个突发事件,后面的戏拍不下去,所有需要男主演的画面都无法完成。
导演顾不上掰扯巫雨清的10分钟前的演技,赶紧联系资方和制片说明情况。
剧组停摆了。
圈里消息要比警方通告快,两天后大家就都听说了。
劣迹艺人,封杀。
不仅是后面的戏拍不了,前面已经拍好的片子,有男主演镜头的都废了。
现在是否重拍也没个定数。
开始有人走。
巫雨清在酒店睡饱后也撤了。
具体安排等通知,可通知什么时候下来呢?
制片、导演、资方一直在开会。
有消息称这电影还要继续拍,换男主。也有的说当初就是扯着男主演的大旗找的融资,现在老板肯定不会继续投钱。
巫雨清对第二种说法存疑,导演才是剧组最大的招商引资卖点。但这个卖点也不耽误她拎着行李箱先走一步。
片场里除了群演都是叫得上名字的演员,大家没工夫耗在这里干等。
回到京城,已是9月。天空阴沉,风里透着凉意。
巫雨清蜷缩在浴缸里,边泡澡边看纪录片。
她感觉自己已经不会演了。
明明开机前和往常一样仔细研究人物,写了分析,了解背景知识,拍戏的时候努力代入角色(她是体验派)。
但导演就是觉得她不对,不行,不够好。
国际知名导演的持续否定,让巫雨清失去了自信。在剧组的时候靠一口气硬撑,提醒自己不要松懈,别垮掉。
一回到家,这口气自动消散。
焦虑、灰心、沮丧、自责……无数负面情绪压着她。她感觉自己的脊梁都弯了两度。
浴室的混响音效让纪录片里的人声和背景音乐格外清晰。
随着片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巫雨清的思绪不再专注于自身,她看了进去。
很久之后,屏幕黑下来,随着他的念声,一个个白色韩语名字出现,底下是字幕的中译名。
巫雨清直愣愣地看着。
导演说得对。
她就是错了,确实没有演出他要的效果。
她饰演的记者,内核里的善良与正义感,暗地里调查、拍摄、搜集资料,这些动作和人物个性不用在镜头前眉头紧锁,发现重要证据时深呼吸或咽口水。
导演说浮于表面,套路化。于是她就把这些小动作小表情都改了,然后导演又说这样太木。
巫雨清不能理解这句“太木”。
动作多是错,没动作也是错。
怎么变“灵”?这个“灵”该是什么样的表情、气质和神态?
巫雨清这段时间快琢磨疯了,已经钻了牛角尖。
没有所谓“灵”,要的是真。
那些有坚持、有追求、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理念的人,是微暗的火。
燃烧的心在胸腔里,旁人能嗅到烟。
信念感不是倔强的表情,挺拔的身姿,明亮的眼睛。它更多闪现在疲惫的身躯上,寻常的话语里,向前的脚步中。
巫雨清从浴缸里站起,热水顺着身体往下淌。
这些感悟一定要记在人物分析文档里。
她抬手拿浴袍,然后看见浴巾架子上奇形怪
第八十四章 摇摆不定(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