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5:田园致富攻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夫妻共建新家小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院留作菜园,种些瓜果蔬菜,实用为主。”钱旭继续解释,“等过段时间,我去镇上买些果树苗,在围墙边种上。”

    “你从哪学来这些的?”巧云好奇地问。

    钱旭笑而不答,继续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夕阳的余晖中,两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蜿蜒着,通向院子的各个角落。

    傍晚时分,钱旭站在院门口,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虽然还只是个雏形,但他已经能想象到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巧云端着热茶走来,递给他一杯:“累了吧?”

    “不累。”钱旭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这才刚开始呢。明天我去找些竹子来,先把葡萄架搭起来。”

    “要不要我去帮忙?”

    “不用,你在家准备些菜苗。等架子搭好了,咱们就开始种菜。”

    夜幕降临,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钱旭坐在门槛上,看着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新挖的鱼池边飞舞。远处传来几声蛙鸣,夜风轻拂,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第二天一早,钱旭就带着工具去了竹林。砍竹子是个技术活,要选那些长得直、节距适中的。他仔细挑选,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竹子。

    “咔嚓”一声,竹子应声倒下。钱旭熟练地去掉枝叶,将竹子截成适当的长度。一根根竹子整齐地摆在地上,在晨光中泛着青翠的光泽。

    回到家时,巧云已经准备好了早饭。两人简单吃过后,就开始搭建葡萄架。钱旭将粗的竹子埋入地下作为支柱,细的横着搭在上面。

    “这样行吗?”巧云递过一根竹子,有些担心地问。

    “放心,我算过了。”钱旭用麻绳将竹子紧紧绑住,“等葡萄长起来,藤蔓爬满架子,就结实了。”

    太阳渐渐升高,葡萄架的雏形已经出现。钱旭站在一旁打量着,确保每根竹子都绑得结实。巧云则开始在架子下的空地上翻土,准备种花。

    “种什么花好呢?”她一边翻土一边问。

    “月季吧,好养活,还能开很久。”钱旭走过去帮忙,“再种些茉莉,晚上能闻到香味。”

    两人忙碌间,院子的模样渐渐改变。新挖的鱼池边已经长出了嫩草,铺好的鹅卵石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葡萄架虽然还光秃秃的,但已经能想象到夏天时绿荫如盖的样子。

    钱旭站在新挖的鱼池边,目光在水面游移。初秋的阳光透过层层树叶洒在池水上,泛起粼粼波光。他蹲下身,伸手试了试水温,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养鱼的诸多细节。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巧云快步走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喜悦:“老公,阿爹和大哥总算到家了!”

    钱旭闻声抬头,只见妻子额前的碎发被微风轻轻拂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快步跟上妻子的脚步。

    通往家里的是一条两米宽的土路,三十多度的斜坡两侧种满了庄稼。玉米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金黄的穗子在风中轻轻摇晃。大舅徐翠山正帮忙将木板车推到半坡,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这牛绳子半路断了,牛跑了,我和你哥满山遍野地找了好久。”钱父气喘吁吁地说道,脸上写满了疲惫。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继续道:“这畜生跑得可真快,差点追丢了。”

    钱峰靠在木板车上,擦了把额头的汗:“镇上第一家石膏卖完了,跑第二家又扎了轮胎,耽搁不少工夫。这破车,也不知道是哪根钉子扎的。”

    “这点石膏怕是不够用。”钱父叹了口气,目光在石膏袋上扫过,“明天还得再跑一趟。”

    若是有拖拉机,二十分钟就能从镇上到家。但现在只能靠人力和畜力,一趟就得大半天。钱旭看着父亲和哥哥疲惫的样子,心里暗暗盘算着要不要想办法弄辆拖拉机。

    几人合力将石膏搬进新房后,钱旭去查看木桶里的鱼苗。阳光透过清澈的水面,能清晰地看到鱼苗欢快地游动。它们的生长状况不错,体型均匀,活力十足,明天就能放进鱼池了。按这个长势,到年底应该能长到三四厘米。

    “哥!”清脆的呼唤声打断了钱旭的思绪。艳凤蹦蹦跳跳地跑来,手里还抱着几本书,“我把书都看完啦,能借我三国演义看看吗?”

    看着妹妹渴求知识的眼神,钱旭笑着点头:“去拿吧,在我床头柜上。”

    天色渐暗,一家人早早吃过晚饭。没有电灯,天黑后也看不清东西。饭桌上,大舅突然开口:“钱旭,什么时候一起去打猎?上次在山里发现个好地方,野兔不少。”

    钱旭端着碗,犹豫了一下:“大舅,等冬天吧,现在房子刚起,走不开。”他最近想独自去趟深山,暂时不想和性格倔强的大舅同行。况且,他还有其他打算。

    入夜,钱旭早早上床睡去。巧云收拾完上床时,丈夫和女儿都已沉沉入睡。她轻轻拉过钱旭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相拥而眠。

    夜深人静,一场秋雨悄然而至。雨滴打在瓦片上,发出细密的声响。雨水洗净了山河,带来了泥土的

第四十二章 夫妻共建新家小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