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能火,是因为便宜,耐穿,谁都买得起。”
“但这手套帽子,价格肯定比袜子贵不少,而且,冬天还没到呢,现在就开始做手套帽子,会不会太早了点?”
“万一到时候卖不出去,那咱们不是要亏大了?”
“这风险,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王向阳的话,漏出了乡土气息的朴实和谨慎。
在他的认知里,做生意,就得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叶文华闻言,微微一笑,拍了拍王向阳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展显出了十足的自信。
“向阳,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了,风险肯定有,但收益也绝对巨大。”
向阳愣了一下,嘴巴张了张,像是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开口。
屋里静了一瞬间,外头的风刮得门框“吱呀”作响,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味,像是要下雨了。
叶文华转过身,从桌上的一沓草稿纸里抽出一张。
上面的字写得密密麻麻,黑色的墨迹已经有些晕开,纸角皱皱巴巴的,看得出来被翻了不止一次。
他随手把纸往桌上一拍,声音干脆利落,带着一点沉闷的回音,像是在敲定什么。
“向阳,你自己看看。”
王向阳盯着那张纸,视线在上面扫了一圈,眉头皱得死紧,眼珠子盯着上头的数字,脸色一瞬间变了。
“文华…你这……这销量有点邪门啊!”
纸上写的不是别的,正是袜子厂最近一个月的出货量统计,还有各个户的订单记录。
从最开始的几十双,到后来的几百双,再到现在,已经是几千双的订单。
而且还在涨,每天都有人跑来催货,供销社甚至直接开口说要包货,全县的货源都让大屯村来供。
王向阳盯着最底下的数字,嘴唇哆嗦了一下,半天没吐出一个字。
“这……这要是再涨,咱们屯里的劳力都不够用了!”
叶文华抬手在桌上一敲,声音闷闷的,像是木头撞上了石头,带着点沉闷的回响。
“所以才要加手套帽子的品类。”
他伸手在桌上的另一张草稿纸上点了一下,那上面写的不是袜子的出货量。
而是镇上几家供销社最近的订单需求,还有县里的纺织厂那边的销售数据。
“袜子一天卖出五千多双,供销社还在催货,县里的纺织厂也派人来谈合作。”
“但问题是……袜子的生产,已经到了极限。”
他手指往下一滑,敲在最底下一行字上。
“这就是瓶颈。”
王向阳盯着那行字,喉结滚了滚,嗓子有点干,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文华,你是说……我们屯里的劳动力,已经撑不住袜子的生产了?”
叶文华没说话,只是抬手指了指窗外的院子。
王向阳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外头的院子里,妇女们整整齐齐坐在各自缝纫机前做自己手中的袜子。
旁边堆着一大捆已经做好的袜子,装在麻袋里。
叶文华收回手,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更旧的纸.
上面写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看得出来是很久之前记下来的东西。
“手套,帽子,围巾,这些东西,裁剪方式简单,缝纫机能用上,生产速度快,利润比袜子高。”
“最重要的是……冬天快到了。”
王向阳盯着那张纸,嘴张了张,像是被噎住了一样,半天没说话。
他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冬天意味着什么。
袜子一年四季都能卖,但冬天,手套和帽子才是硬通货。
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冷得刺骨,家家户户都得备上几副手套和帽子。
尤其是赶集的时候,那些小商贩,一买就是几十双,根本不愁卖。
“可…可这也太快了吧!”
王向阳抬头盯着叶文华,嗓子有点哑。
“文华,你这计划,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
叶文华把手里的纸丢回桌上,声音不紧不慢,但踩得很稳。
“向阳,你觉得,这个市场,会等我们慢慢来?”
王向阳嘴巴张了张,没吭声。
他当然知道,这个市场,不是他们想慢就能慢的,商机就是这么回事,晚一步,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
王建国家里还有事,说了一声,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就先走了。
王向阳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开口说:“文华,真能行?”
叶文华没抬头,手指在纸上划着线,声音很轻:“事在人为。”
王向阳没再问,点了下头,转身跟上王建国,风一样出了门。
屋里安静了,只有窗外的风刮得门框“咯吱”响。
叶文华拿起笔,盯着桌上的白纸,笔尖落下,一条直线拉到尽头。
他拿起剪刀,
第90章 抢占先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