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是人类的本性,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否则也不会有贪得无厌这个成语。
不过李骁认为贪心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至少他没做坏事,没跟那人一样动手抢。
只要来路是正的,是对方心甘情愿的,那这种贪心也算是在做好事。
李骁自己给自己的心态调整的挺好,毕竟这是一次真正的黄金换粮,又不是在战乱动荡的时候,他其实多少有点压力。
黄四儿跟李有贵前后脚回来的,小皮筋卖了一些,回来就把钱都掏出来交给李骁。
李骁还没说话,李有贵就瞪了一眼他:“你白使唤人啊?在家里坐着,人家小四去卖,回来还要把钱给你?”
李有贵就差没说李骁是地主老财的做派,剥削穷苦人民了。
“叔,我要钱也没啥用,再说平时我也是瞎溜达,不费啥事。”黄四儿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俩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李有贵脱下大棉袄,撸起袖子准备做饭。
“还是找机会多打听打听,有没有啥工作能干。”
话是这么说,但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实在太缺了。
而且黄四儿跟李骁不一样,就算是有好工作,他也没有一个好爹愿意给他拿钱给他张罗。
李骁坐在数着钱不吭声,黄四儿主动跟去厨房帮忙做饭。
住的这些日子,李有贵发现黄四儿这孩子其实挺好的,比他家这个不省心又懒出花的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就是这孩子命不好,娶了后妈就有后爹,幸好当初他没有再婚的想法。
虽然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比较累,回家也没个人知冷知热嘘寒问暖。
可一想到假如自己儿子因为后妈变成黄四儿这样,李有贵啥心思都没了
因为对黄四儿印象的改变,李有贵最近特意提高了家里的伙食水平。
厂里食堂哪天要是做的菜好,他也会主动打一些带回来给两个孩子吃。
家里孩子还是少,两个女儿出嫁后,李有贵也感觉家里冷冷清清。
就当是李骁多了个兄弟也挺不错,李有贵是真心觉得黄四儿这样的小孩应该帮一把。
不过李有贵自己的亲儿子还没有安排好,也没那个能力和自信把黄四儿给安排好。
知道他年后就要被分配去乡下,李有贵能做的就是让这孩子这段日子多吃点好的。
饭桌上,李骁头都不抬的往嘴里扒肉,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老李这个人嘴硬心软,也是托了黄四儿才有口福。
也知道黄四儿住了这么些日子,在他跟前没事,当着老李的面还是很拘谨。
所以李骁也没有刻意去让他,就是不想把他当成了人。
李有贵见李骁就顾着自己,真是来气,只能自己给黄四儿夹了几块肉:“多吃点,饭还有,别剩了。”
“谢谢李叔。”黄四儿连连点头,内心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他过去没有感受到的亲情,竟然在李骁家里感受到了。
只是毕竟这不是自己家,黄四儿在外面有些没脸没皮,可是真心对他好的人,他反而感觉不好意思蹭吃蹭喝。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你俩做的那些东西都卖出去了也就别到处走了。”
“这几天没事,把家里打扫打扫,抽空去写几幅对子福字回来,等过年时候贴上。”
李有贵也知道黄四儿放不开,没拿他当外人,跟自己儿子一样给他俩安排活。
黄四儿果然听完后果然自在了许多:“李叔你放心,家里就交给我们。”
过年的时候,钢厂也不放假。
包括大姐跟二姐上班的地方都不放假,只能等下班了回家吃顿团圆饭。
现在还是抓革命、促生产。
没有双休日,只有单休,更没有其他什么节假日。
听说乡下有的公社大队,过年的时候还要全员聚在一起吃“忆苦思甜饭”。
李骁瞧着老李丝毫没有因为过年不放假这个事产生什么不高兴的神色。
暗叹果然还是这个时代的人最淳朴,确实是一心为国为厂搞建设。
这也是时代的特色,人们没有太多杂乱的心思。
只要好好工作,收入是稳定的,只要有厂在,你的一切都由厂里管,包括未来子女的安排。
这种生活是简单的,也是幸福的。因为身边的人都差不多,差距不会很大。
如果平凡就踏实一生,如果有才能就为祖国发光发热。
对比之下,后世的人就很少有这样的心气,感觉每个月赚的钱都是窝囊废,自己是纯牛马。
或许是因为后世的人不会对厂,对公司有这么强烈的归属感。
区别就在于现在的工作,是国家给的铁饭碗。
大姐二姐结婚后,三十那天晚上在各自的婆家吃完年夜饭就算当天来不来,初一晚上也肯定会过来。
所以李骁家里的年饭就会
第三十章 意义不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