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5:从钢厂大院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家庭弟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屋里,躺到床上,李骁开始思索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混了个高中毕业证,实际只有小学生水平的李骁是个地地道道的街溜子、

    目前家里条件在钢厂大院里算是不错的了,谁也没有指望李骁能挣钱养家。

    父亲李有贵,今年四十六,是钢铁厂的四级钳工,一个月能挣56块钱。

    以前李骁小的时候,靠这点工资养三个孩子还有些困难。

    但两个姐姐长大后也开始能上班挣钱了,现在都结婚了还时常贴补娘家。

    甚至为了照顾家里,两个姐姐都嫁的不远。

    大姐李凤今年24,四年前嫁给了钢厂的工人刘钢,不过家安在另一个职工大院,相隔不过几百米。

    李凤的公公跟李有贵以前都是同一批入厂的工友,刘钢接了父亲的班儿之后,在厂里也天天都能看到老丈人。

    刘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当初也是刘钢跟他父亲先找人上门来提亲的。

    大姐李凤当即就同意了,就因为熟悉,互相知根知底的还离家近。

    二姐李娟今年22,去年嫁给了在国营饭店当厨子的田保华。

    田保华比李娟大了整整六岁,还结过婚,头婚的老婆刚进门两个多月得急症死了,也没留下孩子。

    在李骁的记忆中,家里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件亲事。

    当时二姐确实是在相亲,因为如果她不结婚没工作也得面临下乡当知青支援建设。

    李有贵是个疼孩子的,要不然也不会为了孩子没有再婚。

    他都打算好了,如果相亲没有相中的,也不逼着二闺女随便找个人嫁了,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哪怕掏空了家底也得给李娟买个工作让她留在城里。

    田保华当时都27了,经人介绍一眼就相中了李娟。

    他也知道李娟嫌弃他年纪大,还结过婚,所以就只能从其他地方着手给李娟留下好印象。

    两人的事还没成,田保华就给李娟在废品站安排了一个工作,把她留城的事先摆平了。

    而且还时不时的会弄些好吃的,巴巴送上门给李骁。

    当时的李骁根本就没长心,两饭盒的红烧肉就把姐姐卖了,一个劲儿的给田保华说好话。

    这二姐夫也相当会来事,知道李娟最在乎李骁这个弟弟,拍着胸脯保证以后李骁的工作他也给安排。

    李娟最终答应了嫁给田保华一大半原因是因为李骁,除了彩礼,还给李骁要了一辆自行车。

    表面上看,两个姐姐都嫁了好人家。

    可现在的李骁很清楚,没有哪家能容忍儿媳妇是个扶弟魔,有点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送。

    现在两个姐夫对姐姐都还不错,但日子久了呢?人家家里也是有爹妈跟兄妹的。

    李骁知道自己这个占了大便宜的人没什么脸去劝说姐姐们别老帮衬娘家。

    因为之前的他实在是不干人事,光是为了曲秀秀就要死要活的逼着她们。

    眼瞧着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一事无成,每天就抠搜姐姐们的钱出去瞎混。

    还时不时去二姐夫上班的饭店混吃混喝,背后都不知道被人说成啥了。

    以前的李骁四五六不懂,现在回想起来,偶然几次遇到姐姐的婆家人,人家那态度都是瞧不起他。

    想要两个姐姐不再替他操心,那就只有自己立起来,干点正事。

    等他有出息了,也能给姐姐们长长脸。

    脑子里有两世记忆的李骁,觉得找个班上挣死工资没什么意思。

    好像就是明后年,应该就恢复高考了,李骁双手垫着头,有些犹豫要不要参加一下。

    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可是很有含金量的,但难度也是很高。

    这个时代的李骁就是混了个高中毕业证,真实文化水平比小学生也强不到哪去。

    而另一世的李骁,在孤儿院长大,靠的就是念书才有了出路。

    所以念书对现在的李骁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以后需要的话,想办法考个大学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挣钱,李骁心里有些想法,却需要一个好的理由去实施。

    “老三,出来吃饭了。”

    李娟中午给李骁做了手擀面,还煎了两个鸡蛋铺在面上。

    李骁出了小屋,见饭桌上李娟那碗里却是早上剩的米汤,就着半个黑面饼子。

    “姐,你咋就煮一碗面条?”

    李娟白了他一眼:“这么大一碗不够你吃啊?”

    “不是,你也吃啊。”

    李骁有些下不去嘴,他去厨房又拿了一个碗出来,分了一半面条过去,把煎蛋也分了一个。

    李娟愣愣的看着李骁动作,一时内心的惊讶大过了感动。

    她这弟弟什么时候还懂分享了?从来有好吃的那吃的是眼睛都不抬。

    李娟伸手摸了一下李骁的脑门:“没发烧啊,你咋了?”

第三章 家庭弟位(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