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和我讲讲你母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和我讲讲你母亲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骂声。

    柳青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检查就检查,我们做得正不怕影子斜。老周,你带人把温室电路再检查一遍;赵二狗,准备汇报材料;林小雨……”

    他看向正在整理资料的林小雨,发现她眼眶微红,显然刚才哭过。柳青顿了顿:“……林小雨负责技术文档,其他人各司其职。”

    散会后,柳青独自去了村后的小溪边。

    初春的溪水还很凉,他蹲下身洗了把脸,突然发现岸边芦苇丛里有东西在反光。

    拨开一看,是个半埋在泥里的玻璃瓶,里面似乎有纸张。

    瓶子里是一封没寄出的信,字迹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

    “刘主任:我已按计划离村,但柳青不会就此罢休。他下一步要搞无土栽培,可从营养液原料上卡住他……”

    落款是柳斌的名字。

    柳青的心沉了下去。

    柳斌虽然走了,但他和刘副主任的联系还在。这封信显然是被匆忙藏在这里的,可能还没来得及送出。

    天色渐暗,柳青揣着瓶子往回走,路过女知青宿舍时,看见林小雨独自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发呆。

    “还没休息?”柳青走近,才发现她手里拿的是一张老照片。

    林小雨慌忙把照片塞进书里,但柳青已经看到了——照片上年轻的女人抱着婴儿,背景正是哈工大主楼。

    “我母亲……和科瓦廖夫教授是同学。”林小雨声音很轻,“她临终前让我把这些资料都烧了,说留着只会惹祸……”

    月光下,她眼角的泪光清晰可见。柳青不知该说什么,顺手从地上拔了根草茎,手指翻飞间编成一只小小的蚱蜢,递到她面前。

    “小时候我娘教的。”他轻声说,“每回我哭鼻子,她就编这个哄我。”

    林小雨接过草蚱蜢,破涕为笑:“我父亲也会这个。”

    她抬头看向柳青,月光在她眼中荡漾,“你知道吗?我母亲下放后,他每天给她寄一只草编的小动物,坚持了整整七年……”

    两人沉默地坐着,夜风送来远处油菜花的香气。

    柳青鼓起勇气,轻轻碰了碰林小雨的手:“能给我讲讲你母亲的事吗?”

    就这样,在春日的月光下,林小雨第一次向柳青敞开心扉。

    她讲述母亲如何从苏联留学归来,如何在运动中遭受迫害,又如何坚持将农业知识传授给农场职工。

    柳青静静听着,只在她哽咽时递上自己粗糙的手帕。

    “……所以她看到我考上大学时,哭得比我还厉害。”林小雨抚摸着照片,“她总说,知识不该是罪过……”

    柳青突然明白为何当初林小雨会藏着一身本事,只在一品饭店当个小小采购员。

    那仅是为了生计,也是逃避心魔。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可能真的一辈子就在一品饭店了。”林小雨回想起来和柳青相处的这一年,她几乎是一步一步让自己变成了半个柳家沟的人。

    “我们会成功的。”他轻声说,不知是指水培项目还是别的什么,“一定会的。”

    第二天,检查团如期而至。

    第三天,让柳青意外的是,带队的是位省农业厅的年轻女干部,刘副主任只是跟在队伍末尾,脸色阴沉。

    “我是苏梅,农业厅科技处的。”女干部热情地握住柳青的手,“看了电视台的报道,厅里很重视你们的创新精神!”

    检查进行得很顺利,苏梅对温室项目赞不绝口,甚至当场表示要列为省级示范点。

    刘副主任几次想挑刺,都被她巧妙地挡了回去。

    “听说你们下一步要尝试无土栽培?”参观结束时,苏梅突然问道。

    柳青惊讶地看向林小雨,后者同样一脸茫然。

    苏梅笑了:“别紧张,是科瓦廖夫教授向厅里推荐的。他特意写信说你们是最合适的试点单位。”

    刘副主任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柳青趁机提出需要营养液原料的申请,苏梅爽快地答应了:“厅里会特批一批试剂给你们。不过……”她压低声音,“走正规渠道,别经县里转手。”

    这句话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柳青感激地点点头,知道这是苏梅在提醒他提防刘副主任使绊子。

    送走检查团后,团队立即投入水培系统的搭建。

    老周用废旧塑料管制作了种植槽,陆新成从省城带来了水泵和计时器,林小雨则负责调配营养液。

    第一个试验品种选择了生长周期短的菠菜。

    当翠绿的幼苗被固定在种植槽中,根系浸泡在营养液里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见证着一个奇迹的开端。

    然而三天后的清晨,林小雨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柳青。

    试验棚里,原本生机勃勃的菠菜苗全部蔫头耷脑,叶片上出现了诡异的黄斑。

 

第76章 和我讲讲你母亲(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