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被特别针对
狡辩!山羊胡打断他,老祖宗几千年都是春种秋收,偏你能耐,要冬天种菜?
老族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浑浊的眼睛直视柳青: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不能拿全村人的运势开玩笑。今天我们来,就是要你给个准话——这温室,拆还是不拆?
屋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柳青身上。
柳青感到后背渗出一层细汗,但他没有退缩:老族长,温室不仅不会拆,我们还要扩大规模。
你!山羊胡气得胡子直抖。
柳青继续道:昨天县供销社来人看了,愿意以每斤三块钱的价格包销我们的反季节黄瓜——是夏季菜价的六倍。如果扩大到半亩地,一个冬天就能给村里增收上万元。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老人们都愣住了。
柳斌的脸色变得难看,他直起身子:吹牛谁不会?谁知道你是不是在糊弄人?
是不是糊弄人,明天去县城集市看看就知道了。柳青从兜里掏出一张纸,这是供销社的意向书,白纸黑字盖着公章。
老族长接过意向书,眯着眼看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钱固然重要,但老祖宗的规矩……
老族长,柳青突然灵机一动,您还记得《齐民要术》里提到的窖种法吗?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把土窖换成温室,把炭火换成电热——本质是一样的。
提到古籍,老族长神情松动了一些。
他沉吟片刻:再给你半个月。如果到时候真能卖出你说的价钱,而且村里没有其他异常...这事就算了。否则——
他顿了顿,你必须拆了那水晶宫!
等老人们离开后,吴村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小柳啊,你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柳青苦笑:村长,您也看到了,温室确实可行...
我信你没用,得让全村人都信。吴村长压低声音,最近柳斌没少在背后煽风点火,你得防着点。
走出村委会,柳青发现林小雨焦急地等在门口。
她手里拿着封信:科瓦廖夫教授又来信了,还附了滴灌系统的设计图!
柳青展开信件,苏联专家工整的英文写着:...你们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很常见,建议采用封闭式滴灌系统,可节水60%以上...
随信附上的图纸详细展示了一种简易滴灌装置的构造。
太好了!柳青眼前一亮,现在温室全靠人工浇水,效率太低。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就能扩大规模了!
两人正研究图纸,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引擎声。
陆新成骑着一辆带挎斗的摩托车驶来,车后扬起一片尘土。
柳青!他还没停稳就喊了起来,省农科院下周有个现场会,点名要你去介绍温室经验!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
柳青攥紧手中的图纸:看来我们的项目要出名了。
别高兴太早。陆新成停好车,表情变得严肃,我刚从县里听说,刘副主任正在起草文件,要规范冬季农业试验。我怀疑……是针对你们的。
柳青和林小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如果县里正式下文限制,就算有再好的技术也难施展。
先不管那些。柳青很快调整好心态,眼下最要紧的是把第一批蔬菜卖出去,用事实说话。
第二天凌晨四点,柳青和赵二狗就带着连夜采摘的五十斤黄瓜和二十斤菠菜出发了。
初春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脸,但两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自行车后座上的筐子里,鲜嫩的蔬菜用湿布盖着,在月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县城集市刚开市,他们的摊位前就围满了人。
这个季节见到新鲜黄瓜,简直像冬天里见到蝴蝶一样稀奇。
多少钱一斤?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妇女挤到最前面。
三块五。柳青报出价格。
周围响起一片吸气声。
夏季黄瓜才五毛钱一斤,这个价格确实令人咋舌。
太贵了吧?有人嘀咕道。
柳青不慌不忙地掰开一根黄瓜,清香的汁液顿时溢了出来:大姐您尝尝,这是真正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整个县城独此一家。
中年妇女接过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给我来五斤!我婆婆住院半年了,就想吃口新鲜黄瓜!
有了第一个买家,接下来的销售势如破竹。不到两小时,所有蔬菜销售一空,后来的人只能遗憾地打听下次什么时候来卖。
早知道带一百斤来了!赵二狗数着钞票,独眼笑成了一条缝。
柳青却注意到,集市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柳斌正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交头接耳。
那人背对着这边,但柳青从臃肿的身形认出,正是刘副主任。
回村的路上,赵二狗兴奋地计划着扩大种植规模,柳青却心事重重。
刘副主任亲自来集市考察,绝对不是好事。
第72章 被特别针对(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