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全村通电
立冬这天。
林小雨踮脚在窑口测温孔前记录数据时,忽然听见砖垛后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她举着温度计绕过去,正撞见栓子往怀里揣半截红砖。
这是要砌灶台?林小雨故意提高嗓门。
栓子吓得砖头掉在脚背上,疼得直抽气:就、就想给俺娘垒个鸡窝……
柳青闻声赶来,弯腰捡起沾着草屑的红砖:空心砖透气性好,正适合做鸡窝。
他从工具筐里抽出两片废模具板,用这个当顶棚,冬暖夏凉。
栓子涨红着脸接过模具板,突然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粮票:俺用这个换砖成不?
合作社的规矩,用工分换材料。柳青把粮票塞回他口袋,今晚你来值窑火,挣够五个工分就能领十块砖。
暮色降临时,栓子蹲在窑口添柴的身影被火光拉得老长。
老支书拎着马灯过来巡查,忽然抽动鼻子:啥味儿这么香?
柳青哥让俺埋了几个红薯在窑灰里。栓子用火钳扒拉出焦黑的土块,您尝尝,比灶膛烤的还甜!
砖窑的青烟惊动了公社。
技术员骑着二八大杠来考察时,正撞见王寡妇领着妇女队往砖坯里掺碎麦秸。
她举着刻满牡丹纹的泥模子嚷嚷:按俺们蜡雕的法子夯土,砖头都能卖出花样钱!
柳青站在新建的砖房前,望着墙上特意保留的云纹砖雕。
晒谷场西头突然响起争吵。
柳斌攥着账本冲吴村长吼:凭什么扣我家工分?
老人烟袋锅敲着砖垛不紧不慢:脱坯组昨天少交三十块砖,模具缝里还卡着你家的鞋底泥。
柳青正要上前调解,远处传来拖拉机轰鸣。
月光爬上砖房窗棂时,知青点的蜂蜡甜香混着新砖的土腥味。
赵二狗蹲在恒温槽边打磨模具,忽然哼起新编的夯土调:
黄泥巴哟金砖块,苏联图纸——
二十盏马灯齐齐摇曳,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照得熠熠生辉。
……
晨雾还未散尽,晒谷场上已支起十口大铁锅。
王寡妇系着新扯的碎花头巾,把蜂巢碎块倒进恒温槽:65度,小雨老师说的!
铜阀门嘶嘶吐着白汽,金黄的蜡液顺着竹槽流进模具。
林小雨握着苏联专家设计的测温仪,教姑娘们看表盘:红针过线就关闸,保准不起烟。
作坊东头突然传来争吵。
柳广雄踹翻个半成品蜡雕,酒气喷了赵二狗满脸:凭啥不让我领工钱?老子当年修水库……
修水库你偷懒崴脚,让我爹替你扛沙袋。柳青冷冷打断,现在模具刻坏七个,扣的工钱正好赔材料费。
柳广雄瞪大眼睛,还想争辩,却被吴村长挥手打断。
村长皱着眉,望向柳青:“青娃子,广雄他喝多了,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但话说回来,咱们这工分制度,是不是也得灵活变通一下?”
柳青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村长说得对,制度得人性化。这样,以后谁家有困难,可以找我申请预支工分,等忙完了再补上。”
柳广雄闻言,脸色缓和了些,嘟囔着:“这还差不多……”
争吵的风波平息,作坊里又恢复了忙碌。
林小雨穿梭在姑娘们中间,指导她们如何精准控制蜡温,确保每一件蜡雕都完美无瑕。
栓子蹲在窑口,小心翼翼地添着柴火,眼睛不时瞟向那排新砌的砖房,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他却对着煤油灯发呆。
煤油灯下,柳青的影子拉得老长,眉头紧锁。
其实他想着现在村里如果家家都累上了砖房,是不是也该通电了?
柳青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星空,心中盘算着如何向县里申请电力支持。
……
腊月寒风卷着碎雪粒,在晒谷场新砌的砖墙上撞出簌簌响动。
柳青裹紧军大衣,手电筒光束扫过电线杆基座上的冰凌——这是县供电局刚栽下的水泥杆,灰扑扑的杆身上还粘着红纸残片。
“青娃子!”吴村长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跑来,老棉鞋在冰面上直打滑,“供电所老刘说变压器得开春才能批下来,咱这电线杆子杵着喝西北风呢?”
柳青哈了口白气,手电光映出他眉心的川字纹:“我去县里找陆执年他哥,农机局新到了一批退役设备,说不定能淘换台二手变压器。”
“又是赊账?”吴村长烟袋锅在电线杆上敲得火星四溅,“上回烧砖窑的贷款还没还清......”
话没说完,村口突然炸开鞭炮声。
林小雨举着《省科技报》冲进晒谷场,马尾辫梢的冰碴子簌簌往下掉:“快看!咱的土法空心砖上省报头版了!”
报纸在寒风中
第62章 全村通电(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