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省城来的考察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省城来的考察团

    三天后。

    晨雾像浸了牛奶的棉纱,裹着三辆绿皮吉普碾过村口碎石路。

    车辙印在露水未干的土路上拖出深褐色的尾巴,惊得草窠里觅食的芦花鸡扑棱棱窜上歪脖子枣树。

    “吱呀——”

    头车刹在晒谷场西头,车门推开时带起的气流卷飞了晾在碾盘上的《人民日报》。

    省商务局王处长扶了扶玳瑁眼镜,锃亮的皮鞋尖正巧踩在“进一步搞活农村商品经济”的铅字标题上。

    吴村长带着村干部在村头欢迎,连一直告病养在家的张老支书也杵着拐杖,立在一旁。

    本来第一个吃蜂蜜外汇的合作社,已经让柳家沟打响了第一炮。

    如今又因为打假了隔壁县的三木合作社,柳家沟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省里对于李教授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

    并且因为早先受了周德贵蒙骗,省商务局决定深入调查,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考察团的到来,不仅是对柳家沟的肯定,也同样是抱着调查的心态来的。

    省商务局的考察团成员们下车后,脸上带着严肃而认真的表情,他们仔细观察着晒谷场的一切。

    重点是落在了围观的村民脸上。

    在吴村长热情的招呼下,考察团从村头开始参观。

    柳青被勒令做陪。

    王处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觉得眼熟,认真想了想才发现,这就是代表省里去羊城广交会的那个年轻人。

    王处长拍了拍柳青的肩膀:“年轻人不错阿,短短半年,让柳家沟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柳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还得多谢王处长和省商务局的各位领导支持,不然我们柳家沟哪有今天。”

    考察团一行人继续前行,穿过热闹的晒谷场,来到合作社的仓库前。

    仓库的大门敞开着,里面整齐地堆放着金银花干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听说这些就是连夜筛过的货?”王处长弯腰捏起麻袋缝里漏出的干花,拇指捻开瓣膜时沙沙作响,“老李说你们连筛三遍,碎叶都拿马尾箩过过?”

    柳青攥着麻绳的手紧了紧,指节上还粘着昨夜挑灯分拣时沾的碎屑:“您左手边那五袋是特级品,专供出口的。”

    他掀开麻袋露出内衬的油纸,金灿灿的花苞在晨光里泛着蜜色,“按广交会商的要求,七成开花三成花蕾。”

    王处长满意地点点头,又扫视了一圈仓库:“质量不错,看得出你们下了功夫。”

    他转头看向随行的商务局专家:“老赵,你看看这品质,能达到出口标准吗?”

    赵专家蹲下身,仔细检查了金银花干品,随后起身对王处长说:“王处,这批金银花看上去是品质上乘,,但是具体是不是完全符合出口标准,还是要看检测报告。”

    这时候柳红捧着检测报告挤上前,纸页在晨风里哗啦翻动:“您看这项木犀草苷含量,比国标高1.8倍,SGS的认证……”

    稚嫩的声线,念出专业术语,给人俏皮又不邀功的感觉。

    惹得在场所有大人都哈哈大笑。

    她像是收到了鼓励,继续开口道:“我们得金银花配上我们村产的蜂蜜那才香呢,前些天我感冒了,阿娘就给我泡着喝了一大杯,我就好了。”

    “哎呦,这么厉害阿。”王处长笑着点头。

    “那就也给我泡一盏!”王处长把茶缸往八仙桌上一顿,搪瓷磕在柏木桌面上“当啷”一声。

    林小雨拎着滚水壶小跑过来,沸水冲开干花的刹那,清苦药香混着蜜香轰然炸开。

    王处长端起茶缸,轻轻吹了口气,啜饮一口,赞道:“好茶,好茶!这金银花茶不仅香气扑鼻,而且回味无穷,真是难得的好品质。”

    他放下茶缸,看向柳青:“你们柳家沟的金银花,品质上乘,又有李教授这样的专家团队支持,未来可期啊。”

    柳青谦逊地笑了笑:“还得多谢省商务局的各位领导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把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

    “好!”王处长猛拍大腿,茶汤溅湿了中山装前襟,“明天就安排港商考察!广州药交会的陈老板正缺这种尖货,他那个日本户要订二十吨做汉方药!”

    考察团一行人在柳青的陪同下,继续参观柳家沟的周围产业。

    几人刚走出晒谷场,晒谷场东头突然传来拖拉机突突声,二十多个青壮扛着铁锨往育苗基地跑,裤脚还沾着夜露。

    王处长眯眼望着土路上扬起的烟尘,食指在茶缸沿上敲出脆响:“这是?”

    “入夏的时候后山雷暴劈断两棵老槐,正好给新扦插苗腾地方。”柳青话音未落,育苗棚里传出此起彼伏的报数声。

    穿胶鞋的姑娘们正把裹着营养土的种苗装筐,手腕翻飞间红头绳在晨光里跳成火苗。

    商务局的女科员凑近观察,突然“咦”了一声。

   

第58章 省城来的考察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