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一言而决天下的皇帝有几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纵然是明初之时,也只有一些商人,因为带着银子实在是不方便,才换些宝钞。

    因此大明宝钞,在其最值钱的时候,都没能流通起来,就更别说快速贬值之后的宝钞了。

    说到这里,任以虚的脸上甚至有了一抹笑意。

    “想想其实就有点好笑,大明自洪武年间开国以来,虽然将亲王俸禄定至每年万石。”

    “但是洪武十三年秦、晋、燕三藩就藩的时候,朱元璋又说现在天下百姓疾苦,要让他们苦一苦,等天下富足了,再给他们足额发放俸禄。”

    “谁成想,这一等,就是三百年......”

    “实际上大明的宗室俸禄,一直朱元璋画的一块饼,压根就没足额发放过。”

    “至于发放的那些宝钞,其中有不少的地方志记载,有些宗府,每年会在朱元璋忌日的时候,烧给朱元璋以表孝心。”

    “朝廷的言官们知道了这件事,还不能弹劾什么。”

    “因为你弹劾了,就代表你知道,这玩意不值钱,大家只能,你糊弄我,我糊弄你......”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面色彻底的铁青了下来。

    脑海里甚至已然有了画面,本就不大的庭院里,密密麻麻的挤了上百号人。

    为首之人,手里拿着大把的大明宝钞,往火盆里扔着,在厅堂上摆着朱元璋的牌位。

    下面的孝子贤孙,连个名字都没有,只能叫朱一,朱二,朱三......

    要是排号排的凑巧的,没准还有个叫朱重八的。

    “这还是嘉靖,几年之后,嘉靖的孙子万历继位。”

    “至此,旁系宗室的惨状,已然远不及寻常人家了。”

    “史云,宗室中人,年逾三十而不婚,曝三十年而不葬者,比比皆是。”

    “万历十一年,礼科都给事中万象春上奏万历皇帝,奏请将秦、晋、代、沈四藩改为定禄,以后子孙增加均照当年取给,万历皇帝欣然允之,而后顺手就将这四藩的所有俸禄,也全都给折钞了。”

    “至天启五年,此时辽东女真人已然坐大,木匠皇帝朱由校在天启五年十一月降旨,天下所有宗藩,皆参照秦、晋、代、沈四藩,永为定禄,至此,宗室基本就开始自生自灭了。”

    在一旁的朱棣,嘴角都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喃喃道:“这爷俩加起来不得八百个心眼?”

    刚一说完,朱棣这才恍然间想起来,这几个货好像都是自己的子孙。

    其实后世人说,明朝是被宗室撑死的这件事,本就很离谱。

    崇祯都穷疯了,每年还大把银子给宗室?

    他要是真这么干,当时《中正盈朝》的东林党们,能一个屁都不放?

    尤其是在天启五年之后,郡王以下的宗亲,根据重修过的《宗藩条例》对于宗亲已然彻底的放开了,行业限制,可以种地,可以科举,也可以经商。

    只可惜朱家还没来得及考几个进士,明朝在二十多年后,就覆灭了。

    这一刻,朱元璋的世界崩塌了。

    原本,朱元璋以为,只要朱家牢牢的攥住天下的权柄,最起码能保朱家个,两百七十六年的富贵。

    在这两百七十六年间,朱家人可以不愁吃喝。

    谁能想到,到头来,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啊!

    这法,不变行吗?

    不仅百姓没得着好处,朱家人也不是都得着好处了。

    真正富贵了两百多年的,也就只有老四他们一家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彻底的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抓不住的沙,干脆扬了拉倒。

    天下百姓若是富庶了,纵然是朱家人不当皇帝当百姓,也不至于饿着肚子,等朝廷起名字啊!

    甚至根据自己的祖训,那些旁系子弟,死了三十年,都不能埋!

    因为依礼法,宗室中人,无论何等爵位,薨逝,都要报奏礼部。

    其实奏报礼部不要紧,关键是,礼部还得拨一笔丧葬费,才能入葬!

    朝廷没钱,那就等着!

    几十万宗室!

    连下葬都得排号!

    见过家里存钱、存粮的,谁见过家里存死人的?

    现在想想,自己在皇明祖训里,立下的那些章程,朱元璋抬手就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啪”

    “啪”

    两声脆响传来。

    任以虚迷惘的问道:“什么动静?”

    朱元璋咬着牙答道:“咱,咱嘴上有个蚊子....”

    任以虚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老爷子下手挺狠啊!

    最终,任以虚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不想让后世儿孙挨饿。”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

    “对儿孙的极端庇佑,最终成了毁掉儿孙的根源。”

    说罢,任以虚的话锋

第46章一言而决天下的皇帝有几个?(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