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洪水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以虚的每一句话,都在陆续的变成事实。

    终有一天,百姓会真正的富裕起来,自己拦的了一时,难道拦的了一世吗?

    良久之后,马皇后再次打破了沉默。

    “重八,我知道你的心里不好受。”

    “我知道你从登基的那天开始,便立志当一个好皇帝。”

    “如果天下百姓,不再需要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了,那咱们朱家就回凤阳老家去,让咱们的后人,回凤阳老家便是了。”

    “崇祯那孩子,不一样是咱们朱家的后人吗?回去当山阳公,总比孤零零的吊死在煤山上好吧?”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回凤阳老家?

    像汉献帝一样,回去当一个山阳公吗,总好过像崇祯那样,在煤山之上自缢吧?

    朱元璋的心情逐渐缓和了些许,随手拿起了面前的烧饼,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但仍旧还是叹了口气道:“罢了妹子,这件事,咱还得好好的琢磨一下,吃吧。”

    刚吃了几口。

    朱元璋便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眉头紧锁的看着马皇后问道:“妹子,咱是不是忘了啥事?”

    马皇后的脸上也尽是一脸诧异:“忘了啥事?”

    朱元璋又咬了一口烧饼,摇了摇头道:“常氏呢?”

    “回东宫了。”

    “咱标儿呢?”

    “去替你处理朝政了。”

    “英儿?”

    在远处的朱雄英听到朱元璋叫自己,当即便走了过来。

    “皇爷爷,英儿在这儿呢!”

    朱雄英的这一声“皇爷爷”叫的朱元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成成成,既然都在,那应该不是啥大事了,来英儿,爷爷喂你吃饼!”

    说罢,朱元璋便撕下了一块烧饼,朝着朱雄英的嘴里送去。

    原本坤宁宫中紧张的空气,总算是松弛下来了些许。

    乾清宫中,跪在地上的吕本,肚子不由得传来了“咕噜”一声。

    望着面前空荡荡的龙椅,吕本的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陛下啊,你啥时候能回来啊!

    现在天都黑了啊!

    之前吕本就已经想要离开乾清宫了,但是门口那锦衣卫见吕本想跑,直接就把刀给架到吕本脖子上了。

    开玩笑,你吕本牛气哄哄的,闯了东宫,又来乾清宫抬杠。

    朱元璋走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说,这种情况谁敢放你走啊!

    宫禁之中大雨倾盆,这几日乾清宫中,连个给吕本送水的人都没有。

    堂堂的太常寺丞、天子亲家吕大人,只能拿着自己的乌纱帽,去接点雨水喝。

    倒霉催的是,这玩意还漏......

    吕本甚至怀疑,朱元璋是不是故意把自己关在这里,目的就是要活活饿死自己。

    吕本打死也想不到,朱元璋已然将他给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而且由于心情比较烦闷,朱元璋这几日干脆便住在了坤宁宫中,以便跟马皇后说几句话。

    这几日,朱元璋面临的,可能是在鄱阳湖水战以来,最难做的选择。

    究竟是泰然应变,还是抱残守缺。

    无论选哪样,将对整个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只不过就在朱元璋还在后宫纠结的时候,自西面来的一匹快马,彻底打断了朱元璋的思路。

    湖广一带今年雨水普遍过早,湖广两地的百姓,被连月的大雨,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而在这连月的大雨之后,湖广布政使司衙门,也察觉到,湖广各地,长江支流水位暴涨,一场大规模的洪灾,极有可能在酝酿之中。

    由于水位的暴涨,湖广至金陵的水道,都已经几乎被湍急的江水,给切断了。

    这个时候,湖广布政使也顾不得道路泥泞,几日之内便发出了七八批的驿卒,往京城送信,通知沿岸各地早做准备。

    奏报刚一送进京师。

    各部堂便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当天晚上便将奏章,送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长江一带,后世时是黄金水道,但是在明代,却几乎是无法治理的存在。

    至于各朝在江面上修的那点大坝,有点用,但也不大。

    毕竟江面之上水流湍急,且雨季漫长,沿岸各地,基本就是停留在,听天由命的阶段了。

    自大明开国以来,朝廷虽然对长江水患,没有应对之法,但是朱元璋却剑走偏锋,在各支流上修了不少的大堤,以求能够些许的,控制住长江的水患。

    在接到湖广布政使的急奏,半个时辰之内,六部九卿及胡惟庸、李善氏、刘伯温、冯胜等人,便匆匆赶往了宫禁之中。

    君臣几人在武英殿碰面。

    朱元璋端坐正位,也命人给这些大臣们,一人发了一把椅子。

    毕竟深更半夜的,这帮人的年纪也都大了。

第33章洪水来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