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的确是狠,若是陛下想要包庇,消息一传出,就会引起民愤,自然有御史逼着梁帝不得不处理。
云舒不得不感叹,跟他们相比,自己的手段的确太过稚嫩了。
“不过,殿下这样帮我……”她不知不觉喃喃出声。
像是早算到她会有此一问,竹跃道:“殿下说,他不是帮您,而是周淮已经投靠了魏王。”
“周淮不是很少入京吗?”
“就是在入京前,世子淮阳房中的两个女子,便是魏王的人送的。而您的表兄被赶出栈,就是世子对魏王的投名状。”
“他既然投靠了魏王,为何还需要求娶余欢姐姐?”
“殿下说,他是与杜小姐定了亲,魏王才愿意让他投靠。”
说来说去,周淮是瞧着余欢的身份才通过求亲来想稳固自己世子的位置,而在和杜家定亲后,又接受了魏王的招揽。
云舒想到他在余欢前趾高气扬的样子越发觉得可笑,他恐怕还不知自己以为是靠山的魏王,实际上根本就是冲着他杜家未来女婿的身份去的。
他却反而看不上杜家了,还敢动萧清和几人,云舒沉声道:“这次必须让他再翻不起浪来!”
“我这边都是女子,进出着实不便,这段时间还要辛苦你奔走在王府和侯府之间传递消息。若是殿下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尽管告诉我便是。”
“我这就让冬生把那三个女子接回红楼……”云舒想了想,又道:“你也按照原来在侯府的月例发放。”
竹跃忙拒绝道:“纪小姐不必气,小的还有银子用……”
“得了吧,你来了这么久,就那两套衣裳来回换,”秋菊瞥了瞥她,又朝云舒道:“奴婢问过苦玄大师,他说竹跃身上的银子都给他买东西花光了。”
以前梅凛来侯府就是如此,还好她多长了个心眼,见竹跃这次太过寒酸,便早早去问了苦玄大师。
老和尚来也没带多少东西啊……云舒不禁问道:“你们在国公府的月例是多少?”
竹跃尴尬地看了她一眼,“有时二两,有时五两,若是遇到为难处……不发也是有的。”
她还从没听说过不给月例的,还是堂堂辅国公府少爷的小厮,秋菊瞪大双眼,“梅凛他们也没有吗?”
竹跃点点头,秋菊不禁道:“国公府也太吝啬了吧?”
“我们院子里的下人都是公子发例银,其他人都是有的,只是我们四个偶尔没有。”竹跃急急辩解道:“不是公子吝啬,是他还要养很多人,有时自己都不够用。”
倒是难得见不拿银子还这般忠心的,云舒问道:“这是为何?”
都说到这份上了,竹跃也不怕多说一些,反正不能让别人误会了公子才是,尤其是纪小姐。
“公子年幼时就在战场待过很长时间,当时的百夫长见他年纪小,就让他到伙房帮忙,后来去看粮草、喂马…反正就是不让公子上战场。”
“公子心中憋着气,在又一次作战时,便偷偷骑马跟了出去,没想到那次却是敌人的陷阱。为了救公子,百夫长和好几位弟兄都失了性命。”
“从战场回来后,公子就去找主将要了遇难士兵的名册,也是因此认识了晋王殿下。从此,那几家的妻儿亲人,公子都一直供养着。”
“随着公子出入战场次数增多,那些人家的数字也一直在增长,他们家人很多能养活自己的就传信给公子……不过,现在至少还有几十户人家都指着公子的接济。”
云舒怔怔地开口道:“那时他多大?”
什么?
她有些艰难地张嘴,“他……我是说你们公子,第一次上战场,看到那些将士因自己身亡的时候,是多少岁?”
想到当时的情景,竹跃之前有些自豪的神色也暗了下来,“记不清是十一岁还是十二岁,只记得是刚出孝期不久……”
原来那么小的时候,他就经历了这么多生离死别。不知才十一、二岁的他,是以怎样的心情拿过那些名册,将他们的家庭扛到自己肩上。
原来前世叱咤疆场的少年将军,也曾是个愣头青,也会跟主将叫嚣着上场杀敌,也会中敌人的陷阱。
原来他过得这样辛苦,连身边小厮的月例都发不起。
云舒想着想着,心头便酸涩起来,世人都只见他们人前风光,又何曾见过这一路所挥洒的血泪?
可即便如此,他也扛起了这份责任,不曾抱怨,不曾跟任何人诉说……
云舒本还想问为什么他的院子是自己发月例,可又想到那次在国公府听到的对话,他与国公爷不睦,所以也不愿接受国公府的例银吧?
“那他平日可有什么进项?”
竹跃摇摇头,“国公府从不分家,公子名下并没有什么产业。而且之前去战场都是瞒着的,做到百夫长就没敢再继续待下去,所以俸禄这些也几乎没有。”
百夫长算是外官,没有品级,因此管得也不严格。再往上便是校尉,这就是朝廷有品级的官员了
第253章 辛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