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输了也没什么要紧的,那些闲言碎语传上几日没意思了,就会说别的。”
云舒心中一暖,明媚的双眼弯了弯,露出莹白的贝齿笑道:“好。”
正要离开,又一道目光落在她身上,云舒侧头,原来已经走到了地字班的家眷席,正好经过柴斐和柴家四小姐和五小姐。
云舒收起笑容,轻轻点了下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在她不知道的身后,一道声音响起,“梁小姐,真是巧呢,你也是去给云舒姐姐加油的吗?”
那边追着成傲寒而来的梁慕烟闻言停下了脚步,“我是……想去跟纪小姐打个招呼……”
纪云涵轻轻笑道:“那梁小姐可是来晚了一些呢,刚刚姐姐跟二公子相谈甚欢,现下已经往台上去了。”
梁慕烟脸色变了变,却没有再回她的话,只是站在原处看着那个望向台中的背影愣神。
待医术切磋开始,台上摆起了长长的几案,上面摆满了各种药材。
“一炷香内,准确辨认药材种类最多者获胜。”
这医术最基础的就是辨别药材,但是要想获胜,就要比对方辨别的更多、更准。
看台上的傲青已经担心起来,“余欢姐姐,你说云舒能行吗?”
“你什么时候见过她做没有把握的事儿了?”余欢倒是对云舒极有信心。
“可是……”傲青想反驳,但是想到云舒自打选了医术科,身上时时带着些药材,有时间就会拿出来闻闻味道,瞧瞧颜色。她才惊觉,原来云舒这一年竟是如此用功。
辨别药材不难,可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多种,没有天赋,单是苦练的过程是极为枯燥和漫长的。
云舒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天赋,毕竟以前只知道一些跌打损伤的皮毛。所以她将能买到的药材都买了一点,开始是循着夫子的教导自己观察,后来得了苦玄的书册,就抱着书对照着辨别。
她辨别药材不似别人,刚开始一次只记一种,将外观、药性、味道全部记清楚了,才开始下一种。所以她刚开始记得极慢,一直到拿到那本厚厚的书册,这才像是捋顺了思绪般,进度快了起来。
此时云舒挨个看过去,没有陌生的药材,心中定了定,拿起第一味闻过后掰开看了颜色,才写下:清半夏。
一炷香结束时,云舒辨别了十八味药材,孙佩兰辨别出二十味,但错了两味,结果是打了平手。今日的切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场下又喧闹起来。
“安静,安静!”院士阻止的声音仅仅传到几个人的耳中,对眼下的混乱毫无帮助。他哪能想到这医术的切磋还出了同样的成绩,之前没有准备,现在便没了主意。
天字班的家眷席中,一位须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走出来道:“不如由老朽出题,加试一场。”
“李老太医”,院士施了个晚辈礼。
这李老太医正是孙佩兰的外公,今日来的家眷大多是女学子的姐妹兄弟,便是有长辈前来,也多在远处的阁楼中等消息。现在这样一位老人突然站上赛台,场面倒真有些奇怪。
不过这位前太医可曾执掌太医院,没人会对他的水平有什么质疑,只是他到底是孙佩兰的外公,就是不知公正性是否能保证。
“完了完了,孙佩兰的外公出题,会不会对云舒不利?”
“别急,李老太医的口碑极好,想来不至于为这样的一个小切磋毁了清名。”
傲青和余欢讨论间,就见云舒上前施礼,“还请李老太医出题。”
李老太医却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胡子,“小丫头,你不怕我故意为难你?”他直接将话挑明,云舒反倒放下心来。
“若是答不上来,只能说明学生所学还有不足。而且如果能让您有意为难,怕是云舒明日便晓彻京城了。”
云舒见他不顾身份来看孙女这样一场小切磋,着实与老和尚行事有几分相似,后半句话说得便有些俏皮。
“何况,若是您有为难的心思,就不会亲自站到这赛场了。”
这话倒不假,依李老太医的身份,想要为难她,递个条子出题就行。如今亲自站了上来,众目睽睽之下,有任何徇私都会被揪出来。
“好个伶俐的小丫头,你便说说为何第一味药材你认定是清半夏?”
“半夏有四种,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是球形块茎,质坚实,断面色白,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姜半夏是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断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法半夏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色,粉性足,质松脆,味淡。”
“而第一味药材是肾形厚片,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显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因此学生判断是清半夏。”
李老太医点头又道:“不错,白附片和白附子功效有何不同?”
这题却是已经超出了辨别药材的范围,云舒凝神细想半晌,回道:“白附片属温里药,具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
第79章 平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