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他那个优柔寡断的人,要真能做到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
今儿小姑子又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是把她写的稿子寄回了国,顺便还给她寄了些礼物。
林玉瑶抱着省钱的原则,长话短说,她速度都比平时快了很多,然后迅速就挂了电话。
陈秉之转过头来笑着说:“你这小姑子对你挺好的呀。”
宋琴道:“那是当然的,傅小姐是玉瑶的书迷。”
“哇,这不就完美的解决了姑嫂矛盾吗?不像我妈和我小姑,她俩一见面就得干仗。”
众人:“……”
宋琴:“啥话都往外说,也不怕你妈打你。”
“嘿嘿,这不隔得远嘛,她又听不见。”
办公室的同事逐渐多起来,星云社从最初的两个人,到现在已经有十个人了。
他们的月刊杂志现在能顺利的做起来,杂志的内容编辑方面都用不着林玉瑶了,她可以全心管理杂志社,还有创作她的小说。
看着一笔笔回款,简直嘴都笑歪。
叶晓彤刚接一个电话,然后对林玉瑶说:“玉瑶,是许老板的电话。”
“转过来。”
“哎。”
林玉瑶接了电话,许老板那边说:“你们二刊的三十万册又售空了,我这边建议增刊。”
增刊当然是好事。
“行,那就再加十万。”
“好好,尽快的啊。另外第三期怎么样了?距离咱们约定的发行时间可没几天了啊。”
“你放心,肯定按时送过去。”
“你们准备了多少?”
“还是三十万册。”
“林老板,以杂志现原热度来说,三十万不够啊,你干脆弄个七八十万册得了。”
林玉瑶:“……”这哪行?
旁边宋琴向她摇头,向她比划了个五。
林玉瑶也是这么想的。
这是月刊杂志,印刷太多可就不稀缺,不值钱了。
她们调查过了,五十万册已经快到这个群体的消费极限,够了。
“这太多了,要不这样吧,第一批三十万册,我回头催促工厂再印刷二十万册,拢共销售五十万册,如何?”
“哎呀,五十肯定不够的。你是不是担心卖不掉啊?你放心的,我们只管送货,卖不掉算我的。”
林玉瑶笑笑,“我自然相信许老板的销售能力,不过五十万真的不少了。咱们是月刊杂志,一月后新的出来就难出了,先卖卖看吧。”
“哎呀,你这年轻人胆子也太小了。行吧行吧,先卖卖看。”
挂了电话,林玉瑶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听到销量好,所有人都很高兴。
毕竟这和他们的奖金挂钩的。
林玉瑶还让叶晓彤去买一箱水果回来犒劳大家。
她在楼下遇到个卖苹果的,一挑子苹果全要,水果商贩直接挑着担子送上来。
“咋买这么多?我们就这几个人,吃不完。”
“吃不完拿回家。”
她感觉过年就可以跟傅乐怡商量把楼上也租下来了。
文字工作者累的是大脑,需要的是身体上的放松。
好的单位提供健身器材,下午茶,水果。
她默默的记在心里,等着明年把楼上租下来,然后该安排的都安排上。
只是上次说要单独招个杂工还没招到合适的。
因为不光要负责打扫卫生,还得负责跑邮局。
打扫卫生的阿姨好找,但有点儿文化的,能帮着收发邮件的不容易。
等招到了,叶晓彤这边就负责接电话和跑银行了,现在这些杂活儿都是她一个人干,忙得像陀螺。
叶晓彤说:“只要能协助我,帮着拿东西上邮局也可以。”
“那也得会写字吧,搞不清东西该寄给谁,但是帮着把地址抄写到寄件单上得会。”
叶晓彤想想也是,单是填表都得耗费大量时间。
“这倒是,能帮着抄地址,找个小学毕业的也行的。如果要找年轻的小姑娘,人家不愿意打扫卫生啊。”
这话也对。
谁叫他们现在人还是太少,两个人做一个工位,林玉瑶自己都身兼数职。
宋琴写了招工简章,道:“玉瑶你看这样成不?要求小学文化,服从管理,主要负责打扫卫生,但要求会写字,然后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岁。”
林玉瑶看了看说:“也行吧,试试看能不能招到合适的。”
“好,那我贴到楼下去。”
宋琴拿着招工简章贴到楼下,周静打趣道:“宋姐,你们杂志社还真是做大了,这又招人了啊。”
“是啊,上次没写清楚,来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娘。这次我改了一下,得会写字,年龄也不要太大。”
“挺好的,你们是杂志
第389章 月刊杂志大卖(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