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耕大典后,秦武王嬴荡下令:攻克宜阳,打通三川,直下洛阳。
秦惠王死后,纵横家张仪、上将军司马错同时离秦。山东六国情势立即发生重大变化:魏赵楚三国呼吁恢复合纵联军,封锁秦国于函谷关内。秦武王大为愤怒,立即决意大军东出,派遣丞相兼领上将军的甘茂,统领十万大军直逼韩国。山东六国立即发动,除齐国之外,五国同时向韩国边境集结了十万大军,连同宜阳五万韩军,决意要顶住秦军东进势头。
秦国大军兵临洛水,前军停止了推进。
甘茂正在疑惑,前军斥候飞马来报:“宜阳情势异常,前将军请令缓攻。”甘茂愣怔片刻,催马来到前军,见主将白山正带着十几员大将在山头瞭望。甘茂下马急迫问道:“白山将军,有何异常?”前军主将白山一拱手,将甘茂让到了最突出的山岩上:“上将军请看。”
甘茂遥遥望去,但见宜阳城头旗甲鲜明,城北铁山的西麓大营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东北河谷地带更是大营连绵不断。甘茂虽没打过大仗,却也算得通晓兵家、心思敏捷,自然看出了其中奥妙,不禁皱眉:“莫非攻任何一处,必遭两面夹击?”白山思忖道:“正是。我若攻城,山麓韩军必来袭击侧翼背后;若先取山麓,必遭城内与河谷大军夹击;若直取河谷,则两支韩军必从背后掩杀。目下不能贸然攻城,需得一个万全打法。”这位在战场上威猛绝伦的前军大将,打仗从不鲁莽行事。
“议出战法了?如何打?”甘茂显然有些着急。
“正在查勘,尚未计议,敢请上将军示下。”
白山本是一句职责所在的请示,甘茂却骤然满脸通红。身为上将军,战法谋略本应在出兵时了然于胸,并备细交代给领军大将。在秦军而言,从来没有出现过兵临城下尚无对策的尴尬。白山淡淡一问,十几员大将的目光齐刷刷聚到甘茂脸上,甘茂如何不感难堪?虽然如此,甘茂毕竟聪颖练达,勉力一笑道:“接掌三军,甘茂实是勉为其难。若一令出错而致败,甘茂领罪事小,大秦颜面何存?我等皆是为国效命,打仗还须诸位将军切实谋划才是。”一席话妥帖坦诚,将领们的目光也顿时温和了许多。白山大手一挥道:“三坨十五万,硬咥也行!都说话,如何打?”一群大将都皱着眉头相互观望,一时没人开口。
猛然,前军副将蒙骜一指山岩道:“白起,你看甚?来说说。”
山岩边伫立着一个敦实厚重的年轻千夫长,一尊石雕般独自凝目遥望,对身后纷纭之声置若罔闻。听见蒙骜声音,他才转身大步走了过来,向甘茂与白山拱手一礼从容开口:“白起以为:三营虽成虎势,但可一鼓下之。”
甘茂眼睛一亮:“噢?快说。”
白山淡淡一笑:“你小子胆大,我听听。”
“诸位请看,”白起指着遥遥可见的茫茫军营城堡,“敌军三营虽互成照应之势,然中间却有两道缝隙:宜阳城与铁山军营之间,有一道流入洛水的小河叫西渡水,河谷狭窄险峻;洛水东北的熊耳山双峦竞举,晋鄙大军救援宜阳的最近通道,只能是这双峦峡谷。末将斗胆直陈:兵分五路,三面开打,可一举攻下宜阳。”
一个千夫长能对地形如此熟悉,本来已经令人咂舌了,待“兵分五路,三面开打”一出,众将都是愕然沉默。一城两营加两道峡谷,正是五处;秦军十万人马要分作五路出战,显然是一场头绪繁多的高难大战。但凡将士,打仗都喜欢军令简单明确头绪少,若遇多头之战,必须有高明统帅全盘调度,否则很容易变成一场自相掣肘的混战。而今统帅,是军前赖众谋的甘茂,谁敢指望他统一掌控战局?前军主将白山历来是领军力战的勇猛大将,从来没有运筹过全局大战。纵然五路筹划可行,居中调度不力也是枉然。将领们心念电闪,谁也不置可否。
白山目光一闪:“上将军,我看还是另谋战法了。”
“且慢。”甘茂大步跨前,盯住白起道,“你且说完。”
白起没有丝毫慌张,遥指山水营垒道:“第一路:三万步军开出双峦峡谷,列阵阻截晋鄙联军;第二路:步兵一万,夜晚从洛水上溯,潜入西渡水河谷,切断宜阳内外两营;第三路:五千精兵从双峦峡谷绕道铁山之后,夜袭铁山韩军;第四路:三万精锐铁骑在铁山之前原野上严阵以待,一旦韩军混乱拥出大营,便在旷野展开截杀;第五路:两万重甲步兵全力攻城。此战并无繁复关节,要害在同时发起,攻杀猛烈,不给敌手喘息之机。”
“只要各路准时到位,同时发起,余皆全力攻杀?”甘茂目光炯炯。
“上将军所言极是。”白起脆捷利落。
甘茂转过身来:“白山将军以为如何?”
白山沉吟一阵,扫了将领们一眼,慨然拱手:“以我军战力,只要居中调度不出差错,此法可行。”甘茂一时雄心陡长,高声道:“甘茂身为上将军,若在谋略议定之后尚不能调度全军,当真尸位素餐!为使诸位将军放胆赴战,本上将军特简:千夫长白起晋升中军司马,訾议中军号令。”一言落点,众将向甘茂投来敬佩的
大秦帝国(精华版)3 第十九章 无妄九鼎 一、秦军大举东进 千夫长白起崭露头角(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