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荒田结草庐 苏秦孤奋再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清晨,老苏亢带着苏秦来到了郊野井田。

    “季子,半井荒田。”父亲伸出铁杖,向远处画了一个圈。

    荒芜残缺的路堤下,一片荒草茫茫的土地,中间几面断垣残壁,旁边一副破旧的井架。无边良田之中,深远的茫茫荒草透着几分神秘,几分恐怖。老父亲笃笃点着手杖,大黄闻声嗖地蹿进了荒草。苏秦恍然,大步走到父亲前面,手中河西木杖拨打着荒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荒井废墟前。显然,父亲也是多年没来这里了,叹息一声一句话不说,眯着眼陷入迷茫去了。苏秦沿着父亲说的半井地界走了一圈,他走出来时,心中已经盘算好了。

    第一件事,须得在这断垣残壁上结一间能够遮风挡雨的草庐。

    方才他已经留心查看了田里的荒草,虽然不如河滩茅草那般柔韧,但却长得颇为茂盛,草身尚算细密皮实,稍加选择,一定能搭一个厚实的屋顶。眼下没有一件工具,先拔草总是可以的。霜降已过,秋草已经变黄变干,连草根上的那截绿色也没有了,正是苫盖屋顶的合用草材。他一头钻进齐腰深的荒草,便拣细密的茅草一撮一撮地拔了起来。太阳西斜,父亲赶着牛车再来时,苏秦拔的茅草已经摊满了断墙四周。

    “看看,还缺不?”父亲手中短鞭指着牛车。

    苏秦有些惊讶。他实在没想到,父亲竟能将一辆牛车赶到这里。一路坑坑洼洼遍地荒草,走路都磕磕绊绊,更别说赶车了。可父亲除了额头的汗珠,却是若无其事,转身捡拾茅草去了。苏秦知道父亲的性格,也没说话,就去搬车上的东西了。父亲送来的物事不多,却都很实用。铁耒、泥抹、木桶、麻绳、柴刀等几样简单的工具;铁锅、陶壶、陶碗等几样煮饭烧水的炊具;一包原先的衣服,一袋够三两天吃的干饼干肉,剩下的五六个木箱便是自己的书了。搬完东西,苏秦又渴又热,拿着麻绳木桶来到井台,将麻绳在桔槔上系好,用绳头铁钩扣牢木桶放下了老井。吊上来一看,水清亮亮的,捧起喝了一口,清凉甘甜。苏秦将水提到牛车旁,打了一陶碗递给父亲。

    “季子,这是口活水井,上天有眼。”

    “有吃有喝,够了,父亲回去歇息也。”

    父亲用短鞭敲打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铜箱:“这是一箱老书,一并给你。”说完,父亲坐在牛车上咣当咣当地走了,走得几步,父亲回身向大黄招了招手。大黄“嗷”的一声,几个纵跃,跳到了牛车上猛亲主人。父亲摸了摸大黄,又对它说了句什么,大黄汪汪两声,又呼地跳下牛车,蹲在荒草中,看着牛车去了。

    苦做三日,苏秦终于搭起了简陋的茅屋,开始了旷野独居生涯。

    倏忽冬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孤独的草庐已经完全淹没在漫无边际的风雪之中。远远看去,只有高高的桔槔与井台上的辘轳依稀可见,成为草庐的唯一标记。大黄从旷野里飞奔过来,须得时不时地停下来瞅瞅桔槔,嗅嗅脚下,才能继续飞奔。终于,大黄扑到了草庐门前,汪汪汪地抖擞着浑身雪花大叫起来。

    门板刚刚拉开一道缝隙,大黄嗖地裹着风雪蹿了进去。“大黄,真义士也!”苏秦啧啧赞叹着,连忙拿下大黄口中叼着的棉套包袱,又连忙顶上门板堵上草帘,回头拍拍大黄:“来,一起吃。”大黄摇摇尾巴,径自卧到角落去了。“你吃过了?好,不气。”苏秦打开棉套,拿出里面一个尚有温热的铜匣,拉开盖子,一匣满当当的软饼酱肉弥漫出浓浓的香气。苏秦拿出一块饼一块肉,放在大黄身旁的石片上:“这是你的,饿了吃。”说完回身大咥起来。

    苏秦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草庐一结好,苏秦便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粗粝生活。每日黄昏,大黄准时回庄,叼来一顿干食。他知道这是父亲的苦心安排,也没有拒绝。几天之后,索性自己也不再动炊,就是这每晚一顿干饼酱肉,喝一通老井的甜水了事。瞌睡了,在草席上和衣睡上一两个时辰,醒来了到井台上用冷水冲洗一番,立即又回来揣摩苦读。日复一日,分外踏实。前两天突然漫天大雪,苏秦才恍然大悟,冬日来矣!风狂雪猛,没有让大黄回庄,可也忘记了自己动炊,硬是一天一夜没离开那张破木板书案。直到方才大黄在门外狂叫,他才猛醒,大黄自己偷偷回庄了。

    狼吞虎咽地咥完了软面饼酱肉块,苏秦精神大振:“大黄,雪很大?”

    “汪汪汪!”

    “我去赏雪。你歇息。”刚拉开门,大黄已经嗖地蹿了出去。

    茫茫原野,风雪无边,充斥天地间的只有飞舞的雪花与呼啸的风声。极目不过丈许,闻声不过咫尺。苏秦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能感到冰凉的雪花打上脸颊,呼啸的寒风掠过原野。久旱必有大水,秋末入冬三个月一直没有雨雪,上天幽闭过甚,自要猛烈地发泄一番,上天无情,却有人道。

    住进草庐,心底深处的烦躁迅速消失了。苏秦的第一件事,是翻检书箱挑选书籍。想不到,上天居然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得到了一本久闻其名而寻觅无门的亘古奇书。那天,他在翻检完自己的书箱后,无意打开了那只锈

二、荒田结草庐 苏秦孤奋再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