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这哪是找野牲口啊,这分明是找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林子里可不是只有狼这一种能祸害人的野牲口。

    虎啊豹啊这类罕见的猛兽就不说了,熊瞎子正蹲仓呢也不提了。

    单单放在后世被当成乐子看的野猪,一旦闯进屯子里,那也是鸡飞狗跳。

    敢再有个体型不小的大泡卵子领头,伤着人都是轻的。

    一个闹不好,说不准就整出人命来了!

    哪怕是吃草的野牲口也不行,就张红旗他们爷仨前两天打的那头大公鹿,敢放在屯子里横冲直撞,遇到人直接用脑袋上的八个叉的鹿角一挑,人就碎了。

    前几天山里下的那场雪太邪性,狼群都顶不住跑出来了,其他稀奇古怪的野牲口钻出老林子,也不是不可能。

    老支书家,不单单聚集了靠山屯的民兵,还多了几张生面孔。

    这几个生面孔据说是建设兵团派来的,让民兵们全都听这些人的指挥。

    “黄排长,这是赵三喜,他们爷仨是俺们屯子的猎户,有猎犬。”

    老支书跟领头的黄排长介绍,黄排长很热情的跟赵三喜握了握手。

    “同志们,临近年关,咱们清泉县境内却出现破坏生产生活的坏分子,根据团部安排,让我们几个来协助大家消灭这些坏分子,让大家伙都能过个安生年!”

    黄排长动员一番之后,带着所有人一起出了屯子。

    民兵们和赵三喜爷俩都以为,这为特意从县城团部带着武器赶来的黄排长所说的坏分子,是昨晚那些狼群。

    可明显从对方几个人身上感觉到熟悉的军人气息的张红旗,却觉得这里头怕是有什么不能说的信息。

    东北建设兵团算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不但承担着开发这片黑土地和数不清的山林的生产责任,还肩负着保卫边疆的重担。

    可别因为建设兵团设置了大量的农场、林场,整天热火朝天的搞生产,就以为他们和普通的老百姓区别不大。

    这可是军事单位,一旦边境有变,整个建设兵团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地转化、武装起来,第一个顶到边境线上,为后续部队的调遣争取时间。

    身为边防军人的敏感性,让张红旗觉得事情变的不简单起来。

    出了屯子,黄排长把民兵们分成一个小队一个小队,每一队,每个小队里头,都有一个他们的人跟着。

    黄排长他们一个来了六个人,所以就分成了六个小队。

    每一队看似只有三四个人,但全都配备了枪支,尤其是黄排长六个,肩膀上背的全是崭新的五六半。

    这个火力配置,白天遇到狼群足够用了。

    而且,黄排长划分的搜索区域相隔不远,所有小队呈线性推进,一旦有所发现,就会立马鸣枪示警,其他小队自然会赶去增援。

    张红旗爷仨因为不是民兵,所以单独编队,还因为虎头有追踪狼群的能力,给了他们自由行动的权利。

    赵三喜倒没觉得哪有问题,毕竟人家黄排长不是巡山打猎的猎人,不清楚野牲口的习性,搞这种拉网捕鱼的方式,也算合情合理。

    赵铁柱嘟嘟囔囔,认为人家黄排长瞧不起他们爷仨,也没派个指挥员进他们这一小队。

    张红旗则愈发肯定心中的猜测,这位黄排长带着人来靠山屯,压根就不是冲着狼的,是冲着人!

    这种分派方式,张红旗很熟悉,搜捕逃犯或者潜入的境外人员,常用。

    “叔儿,柱子,咱们可得小点心,人家黄排长让咱自由行动,那是瞧的起咱,咱可不能丢了面子。”

    虽说猜出来了,但张红旗也不敢明说啥玩意,只能侧面提醒。

    “嗯呐,红旗说的对,咱可不能这时候拉胯!”

    赵三喜精神抖擞,他憋着一口气,说啥也得头一个找到狼群,在家门口好好长长脸!

    东北地广人稀不是胡乱形容的。

    即便经过两三代人的不断移民,说起来总人口不老少,可洒落在广袤的土地上,就不够看了。

    既然是自由行动,赵三喜也就没端着,先从昨晚狼群被吓走的方向开始推测,琢磨这群祸害大概会呆着的位置,直接带着张红旗和赵铁柱奔过去。

    虎头就跟在主人身边,跑前跑后,格外的欢实。

    说是刚出屯子,可林子、草甸子、坡地那是一样也不缺。

    赵三喜头一个盯上的,就是上回打野猪的向阳坡。

    吃草的野牲口爱待的地方,吃肉的肯定也稀罕,毕竟有吃草的就代表有猎物嘛。

    ……

    靠山屯知青点。

    林彩英一如往常安静的听着其他人唠嗑。

    谈论的话题自然是昨晚走夜路遭遇狼群。

    说实话,林彩英也后怕不已,不单单是狼群,危急时刻扯着自己在黑乎乎的树林子里奔跑的刘晓燕,也让她害怕。

    本来当时自己已经挑好了攀爬躲避的大树,结果慌乱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成了不停的往树林深处跑。

    

第36章 这哪是找野牲口啊,这分明是找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