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6章让大明的百姓体验一下蒸汽火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了一旁朱标身上。

    朱标同样对秦淮河畔这项夜灯工程颇感兴趣:“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去贡院街那儿走走,实地考察一下实施的真实情况吧。”

    当朱标也表态支持前往时。

    当场所有人都面露无奈,却无力反驳。

    下属衙门自然是没有资格反对的,除非不想继续待下去。

    眼看无法阻止,任亨泰只好用带有几分怨气的目光,看向应天府知府郑明旭。

    “郑知府。”

    简单一句称呼,却是蕴含着深深责备之意。

    郑明旭身体微微一震,立刻道:“卑职即刻通知兵马司及衙役们,准备清理街道。”

    朱元璋带着一家老小,从南门大街出发,朝着东牌楼,贡院街的方向前行。

    郑明旭的话让他稍作停顿,他转过身轻声说道:“无需如此大费周章,不要打扰到城里的百姓。只需派人守住各大路口就行了,咱不信这应天城里还能出什么刺。”

    郑明旭颔了颔首,随后便立刻安排人手,前往秦淮河方向做好准备。

    片刻后。

    队伍终于自南门大街转入了秦淮河边,朝着贡院前进。

    从南门出发到达秦淮河,首先得朝东北方向行进,经过几次转弯后就能看见那位于河畔的孔庙,府学及贡院。

    沿途中,朱元璋情绪十分高涨。

    随着眼前逐渐变亮的灯火,以及耳边传来的嘈杂轰响。

    那声响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就在前方灯光的映照下,朱元璋满脸欣喜地看向紧跟其后的冯宏朗问道:“这难道就是蒸汽机工作时的声音?”

    冯宏朗即刻回应道:“这是小型蒸汽火车,微臣等特意在此建造以增添一番趣味,并同时测试该种车辆的表现。”

    话音刚落。

    一行人的目光中出现了由一根根一丈木杆,组成的路灯系统。

    在每一柱顶端的金属箱内,皆有火焰正在跳动。

    看似普通的火光,却显得比平时更加耀眼夺目。

    冯宏朗随即进一步阐述:“箱盖设计巧妙利用了反射原理,使得光源得以集中并照射四周。”

    “的确非同凡响啊……”

    朱元璋情不自禁地道。

    看着眼前灯火辉煌的秦淮河流景,与昔日记忆中的景象相差甚远,此时四周宛如白昼般光明,哪怕是最隐秘的角落也被完全点亮。

    他心中唯有惊叹不已。

    不止是他自己,随行人员如任亨泰等人,初次见到这般场景也是倍感惊讶。

    唯独几位曾经常来访这里的官员则神情平静,他们早已对此有所耳闻。

    正当朱元璋沉浸在惊讶之时,一辆缩小尺寸版的蒸汽火车发出咔嚓声音,并喷出白色蒸汽,沿着岸边轨道缓缓驶来。

    车厢内部并非全封闭设计,此刻载满了城里的男女老少,欢声笑语间欣赏着两岸风光。

    一片祥和安宁。

    忽然间,冯宏朗开口说起了原计划:“原本打算在外城上元门至玄武湖之间铺设铁路以测试可行性,希望能为京师物资运输带来便利。”

    “郑知府此前访问工部时提及了关于安装气体路灯的想法,并同时建议也在秦淮河流域引入此辆火车。现在任何百姓都可以免费乘坐此车欣赏美景,这也是一项善举,符合与民共赏乐的原则。”

    旁边原本紧绷神经的郑明旭,听闻冯宏朗夸自己,立刻从角落窜到了前面。

    “皇上,微臣认为大明新技术不仅要应用于军政上,还应该广泛用于民生改善,那才是最好的。”

    郑明旭深谙为官之道,接着道:“微臣与应天府的同僚,打算接下来将火车线从东水关码头,沿秦淮河一直铺到西水关那边。若时机成熟,这无疑将会成为应天城一个新名胜。”

    “至于冯尚书之前提过关于从上元门码头通向玄武湖铁路的事情,微臣也才刚完成整理工作,准备近几日就呈交内阁。”

    朱高炽注视着车厢里,那些因新事物感到兴奋不已的百姓们。

    忽然间听到郑明旭的话,不由自主地回头轻扫了一眼。

    真是个机灵鬼啊。

    看到朱元璋今天对于眼前这些新发明的兴趣浓厚,立马就提出来还要建一条新的线路。

    用膝盖想都知道肯定会得到同意。

    甚至可以断定的是,郑明旭口中的那份报告,根本就是空谈而已。

    果不其然。

    朱元璋完全忽视了任亨泰,直接批准道:“咱同意此提案。待应天府递上来正式文件后,内阁负责审批通过,户部调配资金支持,工部派出人力加快项目推进。”

    郑明旭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的笑容。

    随即弯腰行礼回应:“谨遵圣命,多谢皇上。”

    不久。

    火车在站台边稳稳停下。

    应天府差役,催促车

第946章让大明的百姓体验一下蒸汽火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