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旭心里一阵苦笑。
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应天府能够更好呀。
难道他做错了吗?
朱高炽本想不说话,但朱元璋的眼睛正盯着自己不放。
他只好开口道:“爷爷,那是秦淮河,您要前去吗?”
在南门大街上,朱高炽谨慎地看着朱元璋。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够明白的了。
那边是秦淮河,并不是适合众人随意游玩之所。
即便是没有任何活动,也不免会招人非议。
何况今天随行还有太孙妃与宫里的娘娘们。
任亨泰等人的目光,纷纷转向朱元璋。
这位皇帝后宫嫔妃众多,然而从未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沉溺女色之人。
对于这位开国君主来说,扩大宗室血脉,实则是他的职责之一。
在众人的注视下,朱元璋轻蔑地哼了一声。
这群人的想象力确实太过丰富,凡事总往最糟糕的方向去思考。
“那边看起来别有一番景致,格外亮眼,确实值得一看。”
空气中,解缙的眼神犹如刀子一般,无声无息地朝着郑明旭狠狠扎去。
郑明旭显得颇为窘迫。
原本打算今天求见圣上禀告要事,但现在真面对着天颜,却没了勇气。
更让他无奈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先生没有为他说情,首辅和其他重臣也无意替其解释。
郑明旭默默从队伍后面走了出来。
他深感懊悔,若城中那些潜伏着的密探早些行动起来,在皇上刚出宫之际便及时汇报给他本人以及内阁诸大臣们。
也许能够尽早阻住御驾了。
朱元璋望向前来迎接的郑明旭,稍微打量了一下,“哦,原来是京师的知府。说起这城里的事儿,估计没人比你更明白喽。”
那里确实是异常光彩夺目。
甚至让朱元璋都感到惊讶不已。
能够在这样一个晚上,如此辉煌璀璨的地方实在不多见。
郑明旭抑制住心中的不自在,颔首说道。
“启……那边乃是应天府最近与工部联手弄出的应天城夜灯计划。臣……之前也曾整理过奏折,呈递内阁。”
自己同应天府不过只是协助工部提出一个构想而已,实际批准权在于内阁,因此这件事并不完全是应天府和他的私事。
怀着众人共担困难的想法,郑明旭毫不遮掩地道出实情。
身后解缙则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心中暗想,这家伙还真有点反骨的味道啊。
朱元璋眼睛突然一亮:“你说的是应天城夜灯计划?”
郑明旭颔首:“这是冯尚书前不久刚刚研发的一项新技术,通过使用人畜排泄物作为原料,在土壤深处发酵形成特定气体,再借助管道运送,并经适当调控后,便能在夜晚点亮周围。”
“夫子庙区域平素往来人流甚密,尤其是南岸一带更是日以继夜不断,此地收集到的资源自然比别处更加丰富,考虑到将朝廷的新发明广泛应用于民间生活当中,方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我们便向工部提交提案,并在获得允许之后迅速付诸实施了。但是具体施工是在秦淮河对岸的贡院街开展的。”
为了能让话语听起来更顺耳些,郑明旭费劲心思进行了详尽解释。
总不能直接讲明,是因为夫子庙沿岸聚集了许多风月场所,导致那一带百姓及访每日产生大量废料吧?
最终他也坦承,这样做还另有目的。
就是希望能够为贡院街附近的孔庙,府学等重要建筑提供光源保障。
“用粪便就能照明?”
朱元璋像极了一个好奇孩子。
他在群臣之中扫视着寻找答案。
冯宏朗低垂着头,从边缘处走出。
小心翼翼地解释道:“皇上,实际上是指将人畜废物置入土中,使其发酵生成易燃气体,接着通过特制管线运送到目的地,并控制其燃烧达到照明效果。”
自从担任起朝中重臣以来,冯宏朗确实见到了不少以往未曾经历的事物。
目前,除了解释技术原理外,他已经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给皇上听了。
然而遗憾的是。
对于这些专业细节,朱元璋其实并无兴趣去深入探究。
真正吸引他注意的关键点,仅仅在于粪便经过一番复杂处理,可实现夜间照亮全城的目标。
这对他来说,才是最感兴趣的焦点所在。
朱元璋再度问道。
“这玩意儿既然可以用来照明,那是否也可以用于取暖?再者,能不能普及到我大明普通家庭中去,也好为百姓省下一些冬季所需柴火?”
冯宏朗诚实地颔首称是:“依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这是可行的。但其过程颇具风险,在初次尝试时……”
当时的试验过程中,根据太孙
第945章明亮的秦淮河夫子庙(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