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0年代:带着户口去下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了解公分制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庆生也下乡三年了,早就忘记饼干是啥味儿了。

    看到董卫军吃饼干也是馋的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

    不过他还没有厚脸皮到给人要吃的地步。

    一包饼干下了肚子,董卫军也是吃饱了。

    其他两人也都各自拿了除了自己带的点心啥的充饥。

    “好了,该跟你们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下午没什么事的话,你们可以去村里转转,但是别随便进别人家里。”

    说完夏庆生就出门上工去了。

    这会儿是刚开春,正是开荒,除草,耕地施肥的时间。

    董卫军在知青点转了一圈,没啥好看的,索性也朝着村里走去。

    既然来了那就先了解了解村里的情况。

    晃晃悠悠的在村里转了一圈,除了一些小孩在村里到处跑着玩之外,村上看到不几个人,基本上都去上工了。

    董卫军也顺着村里的生产路走到了集体田这边。

    此时田里随处可见的村民或是在弯腰除草,或是撒肥。

    反正放眼望去基本上没有闲着的。

    很快,地里忙活的众人就看到了董卫军。

    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这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

    “满仓,那小伙是不是你今天带回来的新知青。”老支书也是看到了站在地头的董卫军问道。

    老支书名叫武峰,村里辈分高,排行老五。

    武满仓也是抬起头看了一下。

    “就是,小伙叫董卫军,户口落到咱队上了,五叔你看这小伙给你当女婿咋个样。”武满仓开玩笑的说道。

    “你可不敢胡说,你这都是给娃当哥的人呢。”

    “呵呵,五叔我么开玩笑,这小伙个子高,身体也壮实,一看就是下过苦的,而且还把户口落到咱队上了,

    你又么娃,乔乔姊妹三个,总得招一个上门的么。”

    “对咧,这话也就咱俩这一说,人城里娃都面子薄,到时候传到人娃耳朵里了,不好。”武峰笑着说道。

    “我反正看这娃可以,后面慢慢接触接触,说不定这娃乐意呢。”

    说完,武满仓看了看镜片都裂开了的手表上的时间。

    然后朝着忙活的村民喊了一嗓子。

    “吃烟咧。(干活的主力是男人,一个个都趁着休息的功夫抽上几口,所以休息的时候大队长喊的是吃烟了。)”

    村民们听到大队长的话后,也都朝着地头走去。

    一个个坐在地头上,要么卷一根焊烟抽,要么就是拿出自己的烟锅来上一锅。

    小时候村里的老人基本上人手一个

    武满仓跟武峰还有队里的几个小干部也走了过来。

    “小董,都是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队长叔。”董卫军赶紧掏出烟给几人一人来了一根。

    “好了就行。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武家庄生产队的村支书,武峰,武书记。

    这是咱记分员武前进,还有在民兵队队长武抗战,咱武家庄基本上都是姓武的。”

    给董卫军介绍了一下村里的几个领导后,武满仓又给几人介绍了一下董卫军。

    “这是咱新来的知青,董卫军,不过现在已经把户口落到咱队上了,以后也是咱武家庄生产队的一员了。”

    董卫军也是赶紧礼貌的跟几人打招呼问好。

    见几人手里的烟快抽完了,赶紧又一人来了一根。

    董卫军也坐在地头跟几人闲聊了起来。

    本身就能说上几句方言而且能听懂方言,所以董卫军跟几人聊的还算可以。

    差不多十来分钟左右,队长就让继续干活了。

    不过几个干部没有着急去干活,而是跟董卫军在聊天。

    “队长叔,咱们下工的话都有什么讲究,我这刚来什么也不懂。”

    “本来明天下工后专门给你们讲,既然你过来了,我就给你说一下。

    咱们这边主要种植的就是小麦跟玉米,还有菜籽,菜籽就是榨油的那个你知道不。”

    武满仓还担心董卫军听不懂给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队长叔你继续说就行。”

    “行,那我就继续给你说,像现在开春了,基本上就是除草施肥,等地里的活忙的差不多了,就开荒或者耕地。

    咱们是按照公分算的,像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公分是满十个,女的一般都是满七个公分,当然有的劳动力不行,就适当的扣一两个公分,

    咱们农村讲究的是集体制,你一年干了多少活,每天挣了多少公分,都是有咱记分员登记的,到了年底算公分分口粮的时候,你要是没好好干活,

    养活自己都难,所以说还是要好好干,既然落户到咱武家庄了,以后你也是咱自己人了,咱陕省人都很热情的,平时有啥困难吆喝一声,基本上没事的都会帮一把。

    当然了,别人给你帮忙到时候人家家里有事了,你

第8章 了解公分制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