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姨娘抱着枕头,口中咿咿呀呀地说着话。
宋晚附耳去听,就听冯姨娘口中含糊不清地说着,“姐姐,我在呢……渡儿呀,娘给你唱小曲。”
她晃着怀里的枕头,轻轻拍着,口中唱着不知名的小曲,像是在哄孩子。
她没看宋晚。
也没有对宋晚的话产生任何反应。
宋晚也没痴心妄想,见冯姨娘一次,她就会对自己产生信任。她坐在床沿,继续跟冯姨娘说话,降低她的戒心。
她像个朋友,语气平静地跟冯姨娘说起侯府众人算计她的点点滴滴,说就算没有冯姨娘的帮助,她也会想办法除掉赵氏,还跟冯姨娘说她要跟沈鹤川和离。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如果冯姨娘是装的,听到她说这些,心中自然有一番计较。
宋晚还没说完,外头就传出石子敲击窗子的声音,宋晚收了声音,“外头有人守着,我不能多留,先走了。”
临走前,宋晚留下一句话,“你若没疯,隐忍这二十年,就是为了报仇。但你也看到了,这二十年来,除了我,没人踏进你这小院半步,抓不住我这根救命稻草,你在侯府是翻不出花样来的。”
“你自己好好思量,我近日会想办法再来看你。”
冯姨娘对宋晚做着鬼脸,哇哇大叫着。
宋晚抱着汤圆离开。
出屋时,她特意扫去灰尘上留下的脚印,随后绕到正屋后方,不多时,便瞧见拂晓抱夏和那婆子寻来的身影。
“少夫人。”
“怎么了?”
拂晓露出松口气的模样,“这婆子瞧着少夫人不见了,生怕屋里的疯妇冲撞了少夫人,奴婢这才赶紧来找。”
宋晚抚摸着爬满干枯藤蔓的院墙,“我来瞧瞧这院子的损毁程度。”
折过身。
她瞧着那婆子,“你叫什么?”
婆子惶恐道,“老奴姓李,少夫人唤老奴一声李妈妈就行。”
“倒是个有心的。”宋晚笑着夸赞。
拂晓闻音知意,立刻从随身带的锦囊中掏出一把银瓜子赏了李妈妈,李妈妈大喜过望,连忙跪在地上叩谢宋晚。
李妈妈在府中根本就不受重视,要不然也不会被派来看守一个疯妇,她的差事只够糊口,没有任何油水可言。
宋晚这一大把银瓜子,是她好几个月的月钱。
拂晓顺势道,“我家姑娘心善,大过年的见不得人死,那疯妇李妈妈多少要照看一下。”
“是是是。”
李妈妈握着银瓜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老奴回头就给那疯……啊呸呸呸,回头就给冯姨娘的床上添一床褥子。”
拂晓道,“好好办差,少不了你的好处。”
“老奴一定好好当差,今后绝不敢懈怠。”
宋晚微微颔首,抱着汤圆踩着满地的枯枝落叶离开院落,刚出院子,就瞧见落霞院的扫撒丫头小跑而来。
“少夫人,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
来得真快!
来的越快,越说明冯姨娘是个顶顶重要的人物。
宋晚点头,“走吧。”
几人从西向东,一路来到落霞院,刚进屋子,就瞧见在床上养病的赵氏面容发沉,一副心情不佳的模样。
宋晚假装没看到,轻声询问,“母亲唤儿媳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赵氏压下不悦,“你跑到侯府西侧去做什么?”
宋晚早就想好了说辞,“儿媳初掌侯府中馈,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想着快过年了,府中少不了迎来送往,就各个院子瞧一瞧,看看有没有要修葺的地方。”
“这一瞧,发现好些院子都年久失修了,就想趁着这几日天晴,找工匠来府中规整规整,再买些盆栽摆放在各院,给侯府添些过年的喜气儿。儿媳正要来问母亲的意思,恰好母亲就让人寻来了。”
“母亲觉得可好?”
赵氏松口气。
宋晚刚嫁进侯府,根本不知道冯姨娘这号人物,更不可能专门跑去找冯姨娘。
只是巧合罢了。
赵氏放下心来。
赵氏缓和了面容轻声道,“马上年关,各家都要准备年货过年,还要给亲朋好友送年礼,这些都要花银子,修葺的事便放一放吧。”
宋晚不好意思地说,“那好吧……儿媳原本还想着,自己初嫁侯府,没替侯府做过什么事,刚好趁这个机会拿体己银子出来修葺侯府,就当是给母亲尽孝了,既然母亲觉得不妥,那便……”
“也不是不妥。”
赵氏一听宋晚要用自己的私房钱修葺,当即就改了口风,她拉着宋晚的手,爱怜道,“母亲就是怕你累着。”
“母亲如此信任儿媳,儿媳刚过门便把府中的中馈交给儿媳,能为侯府出一份力,儿媳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累。”
赵氏半推半就应下,“你这孩子……罢
第51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