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一幕,赵璟衡只觉得无比的荒谬。
原本,应该被册立为太子的是他和老三之间的一个。
可现在,赵徽音却将这个位置给抢走了。
老三不记恨赵徽音也就算了,竟然还笑着说谢谢。
他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指望不上老三,赵璟衡只能指望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
只要他们以死明鉴,乾元帝肯定不可能独断专行。
果不其然,一个头发花白的御史,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颤颤巍巍的走上前。
“皇上!我大燕从女子登基为帝,这简直就是在祸乱朝纲,不可如此啊。
老祖宗的基业好不容易传到现在,不能毁在陛下您的手里啊。
还请陛下您收回成命,不然老陈就撞死在这大殿上。”
御史的职责就是参人。
看不惯了就参,被惹恼了也参。
若是皇子公主们的礼仪不规范,做事不讲究,他们也要参。
就算是皇上,若是犯了什么错,或者是独断专宠一人,他们也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参皇帝一本。
皇帝肯定不会自罚,可也不得不在意御史们的口诛笔伐,从而不再独断专宠,去宠幸别人。
御史台的这些大夫们,做梦都想着能够参乾元帝。
若是参成了,自然会被人刮目相看。
要是没参成,当场在金銮大殿上撞柱身亡,同样能名留千史。
现在虽然不是在金銮大殿,可是现在在场的人数却比早朝的时候还要多,还要足。
他颤颤巍巍的往前走,白色的胡子和头发随之轻轻摇晃。
这样子就像是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棺材里。
他不仅不好好的保养,保重自身,甚至还要在这个时候拿一把刀,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好似只有这样,他才能死得其所。
“老臣再次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他已经垂垂老矣,声音拖得老长。
听起来如同杜鹃啼血,让地上跪着的那些人也跟着潸然泪下。
乾元帝冷冷的看着他,“朕的旨意已下,断然是不会修改的。”
“既然如此,那老臣就以死明志。老臣死不足惜,只希望皇上不要一错再错,不要把祖宗基业葬送在自己手中。”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朝着不远处的柱子跑了过去。
但她的年龄大了,跑起来的时候速度也不够快。
虽然的确撞到了柱子上,可是却没有血溅当场,只有额头上破了皮,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淌而已。
见此情形,乾元帝冷哼一声,“既然是他自己不想活了,那也不用给他找太医,将其送还府上,他家之人永不录用。”
其他人听到这话,全都震惊不已,心中也惊骇异常。
若是全家都不得入朝为官,那他们以后该怎么办?
他们拼死劝谏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虽然有一部分是为了体统和规矩,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在支持另外两个皇子。
可若是他们连官职都没有了,他们又拿什么来支持两位皇子?
两位皇子还会多看他们一眼吗?
他们寒窗苦读多年,在官位上一步步艰难的往上升,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难道就要因为这件事情而功亏一篑吗?
第235章(1/1),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