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风做了个很长的梦。
确切的说,好像也不是梦。
那是他的过去。
年少成名,诗才无双。
父母虽是盐商,但自他小时候便教导他日学成后要报效社稷。
就连当地许多有名的大儒都为他的才气所折服,总是赞叹:汝之才气,可为万世开太平也!
徐清风也是这样做的。
一路展露头角,连过三元。
直到入京赶考。
可是,当他满怀信心递交自己的拜帖于长安学界泰斗时,却得到赤裸裸的嘲笑:
“呵呵……万世开太平?本朝盛世久矣,何不太平?你一黄毛小儿又岂敢放肆?!”
徐清风没有停留,转身就走。
背后哈哈大笑的声音传来,只听得调侃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当户部考试官员接过他的家状,发现没有任何背景时,立刻心生厌恶。
徐清风依稀还记得。
集阅官用鼻孔鄙视他,发出冷哼:
“区区庶民而已,一毛不拔也敢妄图染指官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当他痛然骂道:“科举本是选拔贤才,打破门第之见,让有志之士得以施展心中抱负的治国良策。”
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
甚至是周围许多秀才书生投来鄙夷和不屑的目光,他们觉得徐清风就不是正常人。
是异类!
什么打破门第?你一庶子寒门,有什么资格和我们世家大族相提并论?
可笑可笑!
徐清风不予争辩,转身就走。
他心中知道,大周神朝已经阶级固化太久了,病入膏肓!
但自己若能登临高位,大刀阔斧地改革,未必不可再造一朝盛世。
但是。
会试放榜时,徐清风以极度的自信会高中省元时。
现实确实给予他最残酷的打击。
榜单上,连他的名字都没有。
为什么?为什么?
徐清风自认科考之时,所写策论皆是符合国策,有利于治理国家的言论,甚至部分还有超出时代的独特视角。
完全是呕心沥血之作。
为何会名落孙山?
不清楚,不知道。
我已经尽了我的所有。
徐清风无奈地叹了口气,本想绕道而走,去替他人捉刀写文,好赚得留在长安的盘缠,准备三年后再次参加会试。
从小所有人都告诉他,自己是治国之才,他也见识了太多世道无情的模样。
饥寒交迫,法纪废弛,豪强横行,兵连祸结,流离失所,灾荒频仍,民不聊生!
可长安还是一副沉浸在风花雪月中的岁月静好。
丝毫不知道底层百姓都在挣扎无力地苟活着。
徐清风想改变这种现状,想要再创一个盛世。
让大周人人如龙,人民万岁!
可当一个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杏花、穿着名贵长袍男子,带着几个下人拦在徐清风面前的时候。
一切都改变了。
那人是今日高中的省元。
因为其狂妄的嘴脸,徐清风在之前就对他有非常深的印象。
是一个长安大家世族中的嫡系子弟。
胸无半点笔墨,只会欺男霸女,嚣张跋扈。
这人竟然高中了?
“呦呦呦……这不是我们长安的诗词大家徐清风吗?怎么孤孤单单地站在这里?”
“不是早就听闻诗词大家在还未中举之时,就已然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怎么不去赏花呢?”
“哦!原来诗词大家连回事都没能通过呀,呵~又怎么能金榜题名?哈哈哈哈!”
男子坐在高头大马上,满是鄙夷地朝着徐清风嘲笑着。
跟在他身后的下人,也一同发出鄙视的嘲讽。
徐清风淡定自若,本想绕路而行,坚持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路!
转身就走。
可是就在此时。
那狂傲得意的男子拦住了他。
“徐清风!”
“我知道你才气无双,在科举之前就已然有许多绝世诗词流传,造就你诗词大家的名号。”
“可是……”
“那又如何呢?!”
男子高傲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和嘲讽。
“我还以为你这般招摇,背后是有世族依靠,没想到就是个白身啊!”
“哈哈哈——你怕是不知道吧,其实……”
男子脸上浮现出阴恻恻的笑容,既是挑衅又是鄙视:
“今日的省元本该是你的,不过……那主考官受过我族恩惠,恰好你又没有世族支持,连上榜都不行,到最后啊,你的省元之位可就便宜到我头上了!”
“哈哈哈……我
第3章 在污秽的世道中,我本是一道清流!(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