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新边说边递上来一个蛇皮袋子,完后便再度钻进水里。

    东西不多,只装了不到四分之一。

    不过却非常重,我单手几乎提不动。

    随后我将蛇皮袋拎上斜坡墓道,打开一看。

    唰!

    一抹黄澄澄的光芒映入眼帘。

    金锭!

    全是金锭,粗看大概十六七枚,个头很大,应该是五十两的,颗颗锭型饱满,金色温润。

    这在明墓中非常少见,因为即便是万历皇帝棺椁中的金锭,最大的也才十两重。

    我顿时兴奋起来,立刻跑到火堆旁,将烧纸全部放了上去!

    棺椁搞了足有一小时。

    没办法,这位新娘太豪气了!

    她棺材里的陪葬品,将近九成都是金子,除了金锭,还有各种金质器皿和首饰,关键还都特别厚重,一个袋子稍微装多一点,就会提不动。

    最后经过清点,金锭共有四十六枚,其他各类大小金器共八十七件。

    这怎么说呢?

    少数民族,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在!

    唯一可惜的是,四十六枚金锭,没有一枚是带字的。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周伶听了我的梦境后,故意吓唬我,还是事实确实如此,她说棺椁里的东西明显不是汉族风格,很可能,真就是这女人的陪嫁……

    回到地面后,周伶和冯抄手又谈了一会。

    具体说的啥没叫我们听,但天亮后,耿红星和光头哥就离开了。

    我猜这应该和松貂阿火救小平头有关。

    大概中午左右,物资送到了山谷。

    除了防水的手台、手电、背包、专业的探洞设备之外,还有大量气瓶和五套全新的潜水服。

    周伶告诉我,这五套潜水服是氯丁橡胶材质的进口货,具有极好的防寒性和抗压性,是她拜托南派同行从沿海帮借来的,仅一套就要3000刀乐!

    品牌名记具体咋写的记不太清了,反正是S开头的,好像叫什么“四个八婆”还是什么来着。

    完后我才知道,难怪周伶下水时,松貂阿火会那么说,因为铁棺床下边的墓道,并非我想象中直来直去的斜坡式或横竖井式,而是斜井加横井再加斜井的情况。

    如果从侧面看,会是个广口梯形。

    正常来说,甭管哪朝哪代,墓道都没有这种修法,不过这座墓毕竟是建立在溶洞的基础上,那么出现这种特殊结构,也就不稀奇了。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即便不算两侧墓室的水深,这段梯形墓道的深度,也已经超过了四十米。

    如果周伶没有专门练过,就算她当时能借助水流的辅助,也扛不住那么强大的水压。

    再有就是密闭空间和低温冷水的双重加持下,两段斜井中浮力极强,纯靠人力根本就潜不下去。

    《神雕侠侣》看过吧?

    十六年后在绝情谷,杨过功夫那么高,都得抱块石头才能见到姑姑。

    我们纯靠人力,怎么可能进得去第三层古墓?

    说到这里,我突然发现金老先生写这段的时候逻辑不太严谨,就是杨过背那把大宝剑,那不比石头重多了么……

    因此我们这次下第三层,也是先从水库的洞道进入,然后等松貂将绳索送过来,我们将绳索固定到第三层,才能借助绳索牵引,走梯形墓道回来。

    晚饭后,周伶将我叫到了小树林。

    微风轻拂,树影婆娑。

    阴翳的草丛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夜虫的鸣叫。

    不知怎么回事,周伶把我带进树林后,却不说话,就一口接一口的在那冒烟。

    直到我实在有些耐不住了,打算主动问她时,她却忽然长舒口气,淡淡的说了句:“平川,这次的货,就算不下第三层,保守估计也过两千了……”

    “这两千,你觉得应该分你们多少?”

    我一愣,不知道她啥意思。

    但分成规矩我当时已经懂了,便老老实实答道:“两千要给冯抄手六百,还剩一千四,按规矩你是支锅,要拿四成,还剩八百四,这八百四里你买米拿一成,负责后勤再拿一成,这就还剩六百七,不过下墓的过程中你也出力干活了,也该分一份,所以我要是没算错,该分我们五百三十多,对不?”

    周伶不置可否,又续了颗烟,并递给我一颗。

    点着后,她问:“五百三,你觉得少不?”

    “不少啊?”

    我没考虑就道:“原本黄波要是在的话,我们还分不到这么多呢?”

    “呵呵…”周伶一笑,摸了摸我的头:“你倒是知足……”

    这给我搞蒙了。

    着实不太理解她为啥突然聊这个。

    不过紧接着,某个想法便从我脑子里蹦了出来。

    我立刻认真的问:“伶姐,你是不是怕长海叔他们嫌少,再、再……”

    周伶嘬了口烟,眯着眼朝我望来:“

第七十三章 打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