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派阴阳先生,但身捆出马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头七撞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扶起了可怜的刘三喜,答应接他这个活儿。

    我拉着刘三喜关上门,来到外屋,问刘三喜:

    “婶子咋回事儿,怎么中的邪?

    叔儿,你说说吧。

    说清楚了咱们才能有把握把婶子身上的清风送走。

    你能明白吧?叔儿。”

    刘三喜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开始给我讲起他家的事儿:

    刘三喜他爹走的早,就一个老娘把他拉扯大。

    前些年,刘三喜跟着村里的人进城干工地,干了几年,攒下了点钱。

    他老娘又给他拿了点,快四十岁的刘三喜这才娶上媳妇。

    媳妇也是我们龙江县附近村子里的人,二婚没孩子,比刘三喜小那么几岁。

    用刘三喜的话说他媳妇脾气虽大了点,但是人不坏。

    两口子结婚第二年,他媳妇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刘三喜高兴,老太太也高兴,一家人都高兴坏了。

    刘三喜儿为人老实,属于踏实肯干的爷们儿,吃喝嫖赌也都不沾,唯一就是胆子小点。

    原本一家人要是能和和睦睦的,那他家的日子在村里绝对算是红火的一家。

    可自打孩子满月,经常外出务工的刘三喜每次回来,不是媳妇向他告状,就是他妈向他告状,婆媳俩关系不和,三天两头就得闹一场。

    一头是媳妇,一头是妈,刘三喜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家里这两个女人,他是劝谁谁也不听,谁都不肯让步。

    最后闹到她媳妇要离婚回娘家的地步。

    大孙子还这么小,不能没有娘照顾,在两口子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太太妥协了,答应不闹了,但也向两口子提出了要求,老太太要分家。

    起初刘三喜死活不同意,觉得传出去村里人会认为他不孝顺,赶老娘走。

    但是她媳妇也是一点不肯让步,最后刘三喜无奈妥协了。

    他在房子后院又花了不少钱给老太太盖了一间大房子,老太太就欢天喜地的搬出去住了。

    自此一家人成了两家人,就连开火吃饭也是各吃各的。

    刘三喜知道自己老娘把自己养这么大不容易,为了他结婚,攒了半辈子那点积蓄也基本都掏了出来。

    刘三喜媳妇管的严,家里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平时他那点工资都得上交。

    刘三喜为了贴补老娘只能隔三差五偷偷打点零工给他老娘塞一些钱。

    后来不知道啥时候,老太太养了一条大黄狗。

    这黄狗很聪明,通人性的很,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到了他家就不走了,平时陪着老太太也是个伴儿,刘三喜心里也很高兴。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一转眼孩子两岁多了,花销也大了,刘三喜于是又托人介绍,跟着去城里打工了。

    这一走,就是快一年的时间,等他再回来,孩子已经三岁了,家里的一切都没变。

    可当他走进他老娘的房子时,柜子上,一块木头牌位摆在他眼前,正是他老娘!

    刘三喜哭啊喊啊可人死不能复生,老太太已经没了。

    据刘三喜媳妇所说,老太太就是在他回来的前几天走的,还没到头七。

    前阵子老太太养的那条大黄狗丢了,老太太着急上火,晚上睡觉一口气没上来,就死在炕上了。

    等她媳妇发现已经是第二天了,发生这么大个事儿家里也没个男人,她一个女人家的领着孩子不知道咋办了。

    多亏她娘家弟弟,刘三喜的小舅子来了,这才给老太太简单办个白事安葬了。

    老太太去世那天她是给刘三喜打过电话的,打了了很久都没打通,想着看日子刘三喜也快回来了,也就没再打电话了。

    人已经入土了,仅管刘三喜责怪他媳妇没通知到他,但也没用了。

    就这样日子又一连过了几天,直到老太太头七那天晚上。

    出事儿了!

    头七那天晚上,刘三喜两口子煮了一锅素馅饺子,给老太太上完贡,哄完孩子,两口子胡乱吃了点也睡下了。

    谁知睡到半夜,刘三喜感觉头皮一阵发凉,被冻醒了。

    迷迷糊糊的爬起来回头一看,身后的门不知道啥时候开了一条缝,呼呼的往屋里灌着冷风。

    刘三喜也没多想,起身下地把门关严实,回炕上又睡下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

    “吱嘎...”

    门...

    又开了!

    刘三喜儿这回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了,刚刚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把门关严实了呀,这是...咋回事...啊...

    虽说他是个大老爷们儿,但深更半夜的遇到这种邪乎事儿谁不害怕...

    刘三喜转头推了推旁边的媳妇,女人一声不吭,睡得像个死人。

    正当他再想回头自己关门的时候...

    忽然感觉自己身后门的方向...

    有人正盯着他!

第五章:头七撞邪(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