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异末世:扮演伪人,我即灾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苦昼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吉兄,见字如晤。”

    “兄长所书《公无出门》,我已与诸同僚、师友读过,众人皆赞叹不已,以为兄长才情,堪与李太白相称。”

    “兄长诗文独成一派,与他人不同,年方二十七,便要就此停笔,实乃盛唐憾事。”

    “子明劝兄长,为天下文人,再提笔。”

    李长吉笑了笑,略过前面这些套的话语。

    他快速浏览着书信,找到自己关心的部分。

    “之前兄长所托之事,已有眉目。我查阅历年县志得知,德宗年间,百姓寿数六十有五,而如今,则为五十有七。”

    “我以此求教于州牧,州牧称藩镇作乱,为平叛,民间元气,颇有伤损。”

    “然我也与诸同僚商讨,皆不以为然。”

    “我知其中必有蹊跷,只是事务繁忙,并无余力深入探究。”

    此后又是一些抱怨事务繁忙、自己没有时间吟诗作对的话。

    “沈子明再拜”

    李长吉将这封信收好,没有立即回信。

    他低下头,不知想着什么。

    窗外蝉鸣阵阵,花香扑面,远远地,有读书声、嬉笑打闹声传来。

    已经是夏天了。

    …………

    李长吉关心百姓寿命做什么?

    叶开没有多做思考,凭直觉认为——与灾厄有关。

    那个灾厄,是盗取人们的寿命么?

    可是李长吉又能做什么?

    一个能够影响天下人寿命的灾厄,绝不是能被轻易消灭的。

    何况……

    在记忆中,李长吉也已经很久没有提及,自己之前所见了。

    他之前所见的,与这次的灾厄,是同一个么?

    恐怕不是……

    叶开想起,在一片茫茫荒野上,天边出现的高大树木、以及绕着树干飞行的,衔烛黑龙。

    …………

    “子明,见字如晤。”

    李长吉写着回信,他的速度极快。

    先是一段寒暄,随后转入正题。

    “你所说之事,的确应当。我李长吉即便仕途无所成,也该得一世才名。”

    “这几日,我将过往诗文整理成册,二十七年共计成诗二百三十二首。”

    “我偏安一隅,故交不多,便将此册托付于你,愿子明为愚兄扬名。”

    “子明说愚兄离京后多有怠惰,不肯吟诗,实则文章乃是天成之物,既无天人感应,又何必苦吟。”

    “恰回信有感,成诗一首,便作为第贰佰三十三首录入其中。”

    “诗名《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

    ……

    叶开的脑海中,轰然炸开。

    这一句,他知道!

    他在抖音上刷到过……

    这一句的作者,是李贺。

    诗鬼,李贺!

    他没有读过太多诗,大部分的诗词储备都来源于课本——但是,这一句,即便他对李贺并不了解,也通过短视频刷到过。

    他记得,短视频的文案里说,李贺年仅——27岁!

    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啊,原来如此。

    他顺着李贺的目光,看向他笔下写出的文字。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李贺……李贺!

    叶开不由地看向李贺的手,他之前在查看记忆的时候,一直未曾注意过这一点。

    那双手的手指,极长。

    是了,凡是殿试后,被点为进士的,都要红衣、簪花、游街!

    ……

    ……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写下全诗,想了一想,又在后面加上几句。

    “愚兄一生无所成,唯独诗词小道颇为自矜。然近日里忽觉以往靡费心神,欲效太白仗剑出游而力不从心,或是寿数无多。”

    “如有不忍言之事,愚兄妻儿,望子明略加照拂。”

    “李长吉顿首”

    …………

    刘彻,叶开并不清楚。但是嬴政,他有些了解。

    他知道,嬴政是求长生的。

    为了长生,嬴政甚至愿给徐福造大船、给他三千童男童女,以出海寻仙丹。

    而在李贺之前的记忆中,他也曾经提过,“德宗”重鬼神、求长生。

    “今上更甚”!

    他给沈子明的回信中,也含蓄地提到过,他所看到的灾厄,会“有所影响”。

    还说过,“今上”“或有灾祸”。

    沈子明显然没有在意到这点,即便在意了,

第30章 苦昼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