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异末世:扮演伪人,我即灾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天东有若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意盎然,微风正好。

    细细的柳枝从书房外的窗户探进来,一朵杏花随风飘落在信笺上。

    李长吉展开信笺。

    先是一些问候的话。

    “长吉兄,见字如晤。”

    “去年听闻兄长患了癔症,我在千里之外也十分担忧,可惜实在太远,无法看顾。”

    “欣闻兄长身体大好,我也倍感欣慰。”

    “兄长自幼专擅词章,只是去京以来,许久不曾听过兄长新作,甚是遗憾……”

    然后,才说到正事。

    “兄长问及地方事务,我所知不多,仅略微通晓本地情况。”

    “自德宗以来,本地僧道之流便日益增加,尤其各寺庙僧产更是扩张极速,许多人以身家投靠寺庙,以求免除税赋,地方征税困难,主官也常为此忧虑。”

    “此外,今上即位至今,朝上仍是宦官独大,如德宗晚年一般,今上专宠内臣,言路闭塞,地方奏折都要经内臣筛选后辗转呈上,许多奏折得不到批复。”

    “如今地方官员于政务上步履维艰,受豪绅、藩王掣肘,又有诸般苦楚,不足与外人道,兄长谋缺,未必明智。”

    李长吉微微摇头,洒然一笑,继续翻阅。

    “然兄长所提及寿数问题,不在我职责范围,我实在没有过多的关注。”

    “只是听人说,各县长寿老人,近年死去甚多。另,人命案件也有所增长,民间戾气大盛。”

    “我所交游范围内,有许多长辈未及知天命便都故去,原本我未曾注意,只是听兄长提及后,察觉有些异样。”

    “请兄长见教。”

    “沈子明再拜”

    李长吉略作思考,抽出一张纸,誊写回信。

    “子明,见字如晤。”

    “我自幼读圣贤书,原以为可以济世安民,自从因家父名讳,仕途受挫后,便有所自省。”

    “离京至今,已没有那般心思。”

    “只是屡屡见到众生疾苦,心有不忍。”

    “子明应当记得,我曾与你提及凉山见闻,后来赴京,便没有再与你聊过此事。”

    “实际上,我在京城所见,更甚于凉山。”

    “诸般鬼怪、妖魔,如地府洞开,数量既多,行事又乖戾残暴,我看到它们当街撕咬百姓,被咬者却毫无知觉。”

    “即便离开京城后,也时常见到,虽少于京城,却在每处城郭都有发现。”

    “这种情况出现愈发频繁,甚至到了每天都有数十次的程度。”

    “原以为这只是我的幻觉,直到去年某天……”

    李长吉顿了顿,将这句未写完的话涂黑。

    “所幸,今年以来,已是大好。只是,对既往所见,仍不免疑惑。”

    “我想,这种东西出现在世间,难道不会有所影响吗?然而我并无官身,查证颇有不便,便想到了子明。”

    “德宗重鬼神而轻苍生,听闻今上更甚,屡问长生于僧道之流。然如今神通不显,冒充者辈出,或许会招致灾祸。”

    “至于诗词,小道耳。我从离京后,就已经没有再写了。”

    “唯有《公无出门》一篇,以孚子明之望。”

    “苍生寿数一事,我亦有请托诸师友协助。子明若是方便,烦请继续留意。”

    “李长吉再拜”

    “长吉,长吉!”

    书房外传来喊声,李长吉吹了吹手中字纸,用镇纸压住,起身离开。

    …………

    这时候李长吉,大概已经好了。

    他是怎么摆脱灾厄影响的?

    叶开想不通。

    他没写出来的那半句话,应该说明了将他治好的人。

    为什么要抹去?

    从之前和现在的记忆中,可以看出,李长吉并不是和尚、道士治好的。

    之前那个道士说他有仙骨,是真是假?

    仙骨又是什么?

    视角变换,一段新的记忆浮现。

    …………

    他身处荒野之中。

    太阳高悬,草木荒芜。遥远的地平线上,血色雾气升腾,将城郭、山岭,扭曲成骇人的巨物。

    “先生在么?”

    李长吉仰头开口,等了一会,没有回应。

    东方的天空忽然震颤起来。

    一棵血色巨树拔地而起,与之相伴的是无数隐约的哀嚎。

    随后,有黑龙衔烛,绕树而飞。

    血雾涌动。

    白色的骷髅巨塔出现,随后崩塌,化作黄金城;黄金城也瞬间灰飞烟灭,变为燃烧的山林。

    惨嚎声声,传入耳中。

    叶开感到一阵剧痛,马上他明白过来,这不是真正的疼痛。

    这源于李长吉的记忆。

    那是看到这些景象的李长吉,所感受到的疼痛。

    他不过是受到了波及。


第29章 天东有若木(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