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塞北塞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之后的几天男生们都提心吊胆的,担心卫鹏程弄他们被褥上血。

    谷连文好几次都想和卫鹏程要钥匙,又怕挨打不敢张嘴。卫鹏程像那钥匙是他的一样,装在身上想什么时候去那男生宿舍就什么时候去,反正他也不上课,男生们上课他钻宿舍上课,想周建果了就去补习班晃一圈,周建果就领会了他的意图,俩人就钻在男生宿舍昏天黑地地约会。

    有一次周建果和卫鹏程刚脱光衣裳,一男生回宿舍拿东西碰上了。他们连门都不插,把那男生当时就吓哭了,卫鹏程却肆无忌惮地搂着周建果亲嘴,一边亲还一边摸周建果的奶子。那男生都不知道他们俩在干什么,脱的光溜溜的,尤其是周建果闭着眼睛,被卫鹏程摸的只叫唤。

    周建果并没有看见那男生,卫鹏程看见了,就给那男生使眼色。那男生吓的不敢哭出声,以为是周建果病了,叫唤的那么厉害。见卫鹏程给他使眼色,以为他让他赶紧去叫老师呢。那男生心领神会了卫鹏程的眼神后直奔老师办公室,刚到门口碰见了校长。他嘴皮子都不利索了,讲了半天校长才明白是补习班的周建果病了,在男生宿舍,卫鹏程陪着她。

    卫鹏程赵发周建果学校的老师都认识,一个是乡长的儿子,一个是供销社主任的闺女,一个是粮站站长的儿子,尤其是周建果,初一就开始搞对象了,连学校的老师都不知道她搞过多少回对象了。有一次学校值班的老师追了两个搞对象的,一直追到食堂后面却消失了,后来拿手电一照才发现掉山药窖里了,而那男的竟然是周建果的姐夫,是初二的语文老师。

    很快周建果的姐夫就调到了别的学校,学校也没开除周建果。

    校长听那男生一描述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情了,他让那男生赶紧回教室,然后让体育老师骑着自行车把乡长和供销社主任都叫到了学校,把他们带到了初三男生宿舍。

    那基本和现场直播没什么两样了,校长说:“都领回去吧。”供销社主任让乡长赔他闺女,乡长“嘿嘿”地笑,“又不是我,是我儿子,凭什么让我赔。”

    周建果和卫鹏程被各自的家长领回家了,校长却偷着笑了,不动声色地把两个害群之马开除了。

    谷连文和卫果苹一同考上坡城一中的那年秋天,周建果和卫鹏程在供销社主任强烈的要求下订了婚。供销社主任觉得便宜了乡长,乡长觉得吃了大亏,因为周建果和她姐夫搞对象整个峦乡人民家喻户晓。

    同年冬天,谷朋的一天书都没念过的大闺女谷莲莲从口里招回家一个女婿。

    卫果苹入学的第一天是姑姑卫金莲送她去的。谷连文是他爷爷三牛倌赶着马车送到学校的,车上还拉着几口袋粮食。卫金莲认出了三牛倌,三牛倌也认出了卫金莲。三牛倌穿着一双破布鞋,披着个破棉袄,冻死鬼转的一样。三牛倌看见卫金莲就想起了儿子谷美,想起儿子谷美,他就假装没看见卫金莲把头扭到了一边。卫金莲是晚辈,硬着头皮叫了他一声三舅,临走的时候非要塞给三牛倌十块钱,让他自个买点吃的。

    三牛倌临走的时候,把钱交给了孙子谷连文,嘱咐谷连文把钱给给卫果苹,让卫果苹转交给她姑姑卫金莲,还说:“爷爷不稀罕她的。”

    谷连文把钱交给卫果苹的时候,卫果苹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谷连文,“你咋不交学费?”

    谷连文的爷爷三牛倌为了供他上坡城一中读书和营子人拿鸡换了一只母兔,那母兔也争气,一个月一窝,一个月一窝,最多一窝下了十只小兔子。谷连文初中毕业后,在家天天拔兔子草,就等着九月份开学卖了兔子换学费了,没想到的是,快开学的时候营子里的兔子一窝一窝的死。三牛倌听兽医说拿醋熏管用,一天把醋烧开熏三回,依然没有阻止瘟疫的传播,很快他家的兔子一只跟着一只耷拉了脑袋,吐了白沫,四条腿一蹬就一命呜呼了。两三天的工夫,三十多只兔子死的就剩下大母兔。

    三牛倌一边剥兔子皮,一边掉眼泪。大母兔只卖了四块八毛钱,他和小贩说尽了好话人家才给了五块。

    谷连文就是喘着那五块钱到坡城报到的,他在班主任办公室哭的时候,卫果苹正好去交学费碰上了,看他哭的可怜就把他的学费一起交了。所以当他拿着十块钱给卫果苹的时候,卫果苹就问他既然有钱为什么不一起交了学费。谷连文说:“是你姑姑给我爷爷的,我爷爷不要。”“那你给她,我还不要。”

    十块钱谷连文整整装了一个学期,放寒假的时候才回营子给了他爷爷三牛倌。他爷爷就拿着钱去了卫荞麦家,把钱给她扔到了炕上。卫荞麦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就问他,“哪儿来的钱?”“金莲给我的,我不要。”三牛倌特别耿直地道。卫荞麦觉得闺女卫金莲有病,凭甚给三牛倌钱,他算老几。卫荞麦逮不住闺女卫金莲,就骂三牛倌,“老不要脸的,凭甚要爷闺女的钱。”“是你闺女给的,谁要了。”三牛倌辩解道。

    冬天,卫果苹没回谷家围子,一直住在姑姑家。快过年的时候,谷连文接到了卫果苹写给他的信,信里说开学的学费不让他犯愁,还说她给他买了一双白网鞋

第八章3(1/10),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