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礼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节一过,剩下的大事就只有越明珠生辰了。

    她原先不想办什么生日宴,年后雪下不停,出行都不易,干嘛让宾她们在外跑来跑去受罪。

    没成想宋大小姐特意打了电话过来,声泪俱下,痛斥这全是她的一面之词。

    好吧。

    不管湘江有没有被冻住,打水是不是还得先凿冰,任凭外界舆论吵翻天,八角亭、南阳街、府正街这些闹市街区就是人烟稀少,开门营业的店铺屈指可数,大年初一去庙里烧香的反倒络绎不绝。

    冰天雪地都没能影响百姓过春节的心情,那天冷还是天热对富家小姐出不出门自然也关系不大。

    那就办吧,摆宴越园,小办一场。

    曲冰提前请了时下当红女伶来唱一段《孟丽君》,大家待的还是她去年听戏那个似亭非亭似榭非榭的地方。

    品茶、食糕果,听戏还能凑一起聊聊近期报纸上的一桩杀人案件。

    “听说是19师哪个团长的姨太...”宋婉莹在家见听爸爸提过一嘴,对警局迟迟没有进展愤愤不平:“那姑娘年龄不大还怀有身孕,硬是给人捂死了,报纸上说是预谋已久故意谋财害命,结果案子都过去几天了他们连嫌犯都没找着。”

    “我怎么听说是被毒死的?”

    “在哪儿发现的?”

    “西湖桥附近。”

    “无非又是那点家宅阴私,女人这辈子但凡嫁错人,一生幸福就这么葬送了。”

    “......”

    全场静默。

    她们这代女方十三四岁便可以谈婚论嫁,比这更小也不是没有,她们出身好不用为衣食住行奔波忧虑,可出身好有父母爱护还受过新式教育也免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

    众人不约而同岔开话题,就犯人可能是谁又胡乱猜测一阵,随着戏台上剧情渐入佳境,这才慢慢息声。

    越明珠不常看戏,这个戏班是时下新兴的长沙湘剧,它不像花鼓戏比较接地气多是地方白话,唱腔多身段多,女伶更是能文能‘武’,不比红家戏班差。

    她边听边走神。

    戏曲在她看来有点类似文言文,多读多背能融会贯通,看得少听得少的人就不太行了,说的就是她自己。

    要不人家是当红女演员,腔调铿锵有力,身形仪态极具观赏性,唱得行外也心潮澎湃。

    台上扮演的孟丽君正是清代才女陈瑞生长篇弹词《再生缘》中的女主。

    可惜原著作者只写到17卷,没有给出真正结局,之后是她人续写,结局三女共侍一夫。

    越明珠:ヽ(#`Д�0�7)�1�7┌┛〃

    台上皇帝软硬兼施想要逼迫孟丽君入宫为妃,走投无路之下,她求助太后:“...金殿上跪的是孟丽君。郦君玉是我女扮男装的假姓名。若问幕后指使人,是那,是那,是那花木兰女中英雄......”

    看到这一幕,众人心都揪了起来。曲冰神色复杂,轻声念道:“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这是秋瑾女侠所作,歌颂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独立记录在正式列传中的巾帼英雄,秦良玉。

    之前她看《再生缘》改编的影视剧作,无论哪一版,都以孟丽君嫁与他人妇为结局,即便她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也无法再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施展抱负。

    实在令人唏嘘。

    宣泄完情绪,曲冰自觉不妙,忙赔礼道歉怪她戏没选好害大家情绪消沉了,千万别被自己影响了心情。

    众人清醒过来,一改消沉,殷勤地给越明珠又是捶肩又是捏背,享受了一会儿众星拱月的快乐,她心情舒畅,“好啦,礼物都收了,我怎么会不高兴。”

    家境优渥的大小姐们挑礼物可不是专捡贵的送,而是什么新奇,什么时尚送什么,比如德国的徕卡相机,法国的水晶瓶香水,金银蕾丝纱裙,欧米茄腕表......没一件重样。

    可惜现在全部卡在张日山手里,得他先检查一遍再送到越明珠房里。

    听完戏,大家一起给了丰厚的赏钱,换了地点围炉赏雪,吟诗作画。

    天色渐晚,曲终人散。

    送别朋友,越明珠游廊漫徊。

    飘飘洒洒的细雪如漫天琼花,将冻结成冰的湖泊、石桥覆盖。

    出了命案没几天,路上总归不安全,她派张日山护送曲冰她们回家,转头又吩咐一直守在身边的捧珠把下午大家在阁楼那边作的诗整理整理,日后好收集起来装订成册。

    捧珠很喜欢这份新任务。

    从前不识字无法整理书籍辨别书画,唯一能做的只有磨墨和摆弄书桌上笔墨纸砚,现在能帮着做一些识文断字的事,简直可以用喜不自胜来形容她的反应。

    越明珠时常能听见她独自在书房愉快地哼歌。

    最后一缕光从瓦上缓缓褪色,除雪落声,清静悠远,檐下一盏盏灯笼点亮,沿着游廊向远处延伸,让银装素

第124章 礼物(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