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夫人难下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件事情的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北逸看完信,脸色随即跟着沉下来,信上的内容让他感觉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田大勇被毒死在石城县大牢之事,一直没有查明邹德志是受何人指使,他跟白珣当时便对胡太守有所怀疑,只是没有时间详查。

    回京后,他没有放下此事,而是给黄县令写了封密信,让他继续调查,并提醒他留意胡太守。

    后来,在白珣从邹德志家人那里拿回来的箱子里发现了奇怪的图案,考虑到事情是发生在石城县,他便将那个图案送到了黄县令手上,让他帮忙寻找线索。

    没想到这两件事竟然联系到一起去了,黄县令在信中说,他在胡太守府上,无意中发现一枚私印,上面的图案跟他收到的那个一模一样。

    这也就说明,是胡太守收买了邹德志,毒害了田大勇。

    如此,在石城县的事也说得通了,当时胡太守跟着他们一起审案,所有的事情他都第一时间知道,只是他为何要杀害田大勇?莫非是受人指使,而这个指使之人真的是汤怀远?

    事关重大,宋北逸将信收起来,起身就要往外走。

    清颜听心涟说他回来了,刚从房间出来,就见他行色匆匆,她出声叫住他:“怎么才回来又要出去?”

    宋北逸止住脚步,转身道:“案子有了新进展,我现在就要进宫请示陛下。”

    清颜清楚这件事对他和白珣的重要性,忙说道:“那你快去吧,路上小心。”

    宋北逸点了点头,不做过多的停留,抬腿走了出去。

    他骑马来到皇宫,下马后立即去求见皇帝。

    皇帝听到内侍的回禀,皱眉道:“这么晚了,他怎么来了?”

    宋北逸在他的印象里一向稳重守礼,若不是紧急之事,他怕是不会在此时求见。

    皇帝吩咐道:“让宋将军进来吧。”

    宋北逸随着内侍进殿,行礼道:“末将参见陛下。”

    “起来吧,”皇帝看着他说道,“宋将军前来是有何要事?”

    宋北逸直言道:“事关之前在石城县剿匪一事,也跟白大人一案有关。”

    皇帝疑惑道:“这两件事怎么有联系?”

    宋北逸便将黄县令信中之事和今日审讯汤怀远的进展向皇帝禀明。

    皇帝听完怒不可遏:“好啊,这些人的手竟然伸得这么远,还相互勾结,简直无法无天!”

    “末将想请陛下下旨,把胡太守带到京都受审。”宋北逸拱手道。

    皇帝没有犹豫:“传孤旨意,命定州刺史派人捉拿胡太守,并立即押送入京。”

    王公公闻言,立刻下去安排。

    “你回去等着吧,人到了京都就会送进刑部。”皇帝抬手抚上额头说道。

    宋北逸躬身道:“末将谢过陛下,陛下要保重龙体。”

    皇帝忍着头痛说道:“无妨,老毛病了。”

    宋北逸不再多言,退出了殿外。

    出来皇宫,他想了想没有直接回侯府,而是往白府而去。

    白府的侍从都认识他,直接带着他来到了书房。

    守在书房外的侍从敲了敲房门,里面传来白珣的声音,“何事?”

    “少爷,武安侯世子来了。”侍从回答道。

    “快请进来。”

    书房里,白珣放下手里的笔,急忙起身相迎。

    侍从推开门,请宋北逸进去,随后又将房门合上。

    “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白珣上前道。

    宋北逸找了把椅子坐下,从身上拿出黄县令的信递给他。

    “这是什么?”白珣接过信,坐在他旁边。

    他狐疑地展开信,看完信上的内容后脸色大变。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胡太守十分可疑,没想到还真是他所为。”

    宋北逸跟他说道:“我刚去回禀了圣上,圣上已下旨押送胡太守入京,对我们现在的案子是个突破。”

    “你是不是也怀疑胡太守是受人指使,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汤怀远?”白珣问道,他没说错,杀害田大勇的人就是汤怀远。

    宋北逸坦言道:“此事不能过早下定论,说不定从胡太守嘴里会吐出我们想不到的另外之人。”

    “难道这件事除了汤怀远,背后还会有旁人?”白珣一惊,这会儿想来是他先入为主了,以为幕后真凶就是汤怀远无疑,可若还有其他人,那岂不是差点让那人成了漏网之鱼,事情也变得复杂了。

    宋北逸不置可否道:“这只是我的猜测,不过不排除有这种可能,现在我们还没有证据,正因如此,汤怀远才会紧咬着不松口,如今多了个胡太守,事情或许有转机。”

    白珣颔首道:“我有一种感觉,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宋北逸起身道:“我回去给黄县令和定州刺史去封信,让他们抓人的时候把物证带上。”

    那个图案目前在定州那边只有黄县令知道,也是他发现的那枚私印,此事还需要由他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件事情的联系(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