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芸从来到清颜身边侍候,还是第一次跟她分开这么久,待她回来后,便恨不能寸步不离地跟着她,连今日去永昌伯府,也软磨硬泡地要同去。
清颜本想着也不是去别的地方,有心涟一人随行就够了,最后实在耐不住巧芸的苦苦请求,只得将她也带上。
巧芸得到准许,兴高采烈地去准备要带去伯府的东西。
心涟正在为清颜换衣服,看着巧芸不甚稳重的背影,笑着摇头:“世子妃离开的这些日子,巧芸一门心思地钻研她的点心,现在心意酒楼里的点心也成了一大特色,不少人专门来买。”
“她不骄不躁,把跟着她的那几个小丫头教得很好,我还以为她总算沉稳了呢,没想到在您面前就原形毕露了。”心涟转到清颜身后,边为她整理衣服边说道。
清颜温声道:“这段时日辛苦你们了,巧芸她刚接触外面的事务,已经做得很好了,其他的就由着她吧,又不是什么要紧的。”
“能跟着世子妃这样好的主子,是我们的荣幸,哪里会觉得辛苦。”
穿戴妥当,清颜便乘车往伯府而去。
孙氏见到她,又忍不住撒眼泪,拉着她的手不放,一个劲地问她在岷州过得好不好。
清颜只捡好听的说给她听,好半晌才哄她止住了眼泪。
进门没见到张姨娘,清颜便随口一问。
“你父亲现在时不时地歇在她那里,她来得便不如往日多了。”孙氏神情有些失落,她已经习惯了张姨娘的陪伴。
父亲如今只有张姨娘一个妾室,去她那里也在情理之中,关键还是要看她是怎么想的。
清颜问道:“母亲觉得张姨娘最近有什么变化吗?”
孙氏回想了一下:“那倒没有,她还是会来陪我说话解闷,俊哥儿有时候调皮了,她也给我出主意。”
这样看来张姨娘没有仗着此事对母亲不敬,清颜安慰道:“母亲不必因此难过,父亲要去张姨娘那,也不是她能左右的。”
“我明白,不难过,就是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孙氏坦言道。
转念她又说道,“你还不知道你六妹妹出阁了吧?”
“这么快?”清颜十分诧异,她离京不过半年,走的时候清瑗还没有定亲,怎么回来就嫁人了?
“六妹妹许的哪户人家?”
孙氏感觉难以启齿,叹息道:“她去给你大姐夫做妾了。”
清颜以为自己听岔了,直呼其名:“给魏良泉做妾?”
孙氏点了点头,知道她心里有疑问,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她说了。
清颜听完,良久才消化了这个在她看来有些毁三观的事实,两姐妹共事一夫,这种事情竟然让她碰上了。
她无意评价此事,听母亲所言,是清瑗和魏良泉早已私下定情,既然是她自己愿意的,别人也无从干涉,何况连父亲都管不了。
倒是孙氏念叨了一句:“她身为妾室,也不能回门,不知道她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母亲这是又心软了,清颜劝道:“她有大姐夫疼着,又有大姐姐在,受不了委屈,您就别挂念着她了。”
这时,丫鬟进来回禀说张姨娘来了。
孙氏看向清颜,见她轻轻点头,这才吩咐道:“请进来吧。”
张姨娘款款而来,身上穿的衣服一看就是新做的,她屈膝一礼:“夫人,妾听闻四姑奶奶回来了,特来拜见。”
清颜起身道:“姨娘见外了,快请坐。”
张姨娘落座后先是关心了一下清颜,接着对孙氏一脸歉意地说道:“最近来陪夫人的时间少了,夫人莫怪,妾被一双鞋给难住了,老爷穿惯了庄子上那人做的鞋,想到妾针线活还凑合,就让妾给他做一双,妾没有做过,老爷又挑剔,这才整日闷在房中琢磨。”
“您看妾这手指头被扎得全是针眼。”张姨娘摊开双手给她们看。
清颜看到她伸向自己这边的左手指腹上,是有那么两个明显的红色小点。
她收回视线,心下了然,张姨娘此番是做给她看的。
孙氏身体前倾,看着她的右手,皱眉道:“老爷这不是难为你吗?又不是所有会针线的都会做鞋,你怎么就不跟他直说呢?让自己受这份罪。”
张姨娘将手收回来,苦笑道:“老爷发话了,妾哪敢不做,只能硬着头皮现学,等老爷穿上后嫌妾做得不好,以后也就不会提这事了。”
两人所处的位份终是不同,孙氏不再多说什么。
“母亲,时辰不早了,您陪我一起去给祖母请个安吧。”清颜出声道,她回来的消息府上的人应该都知道了,礼数上她要去走个过场。
孙氏从绣凳上站起来:“好,颜儿你在这稍等我会儿,我进去加件衣裳。”
“母亲慢慢来,不着急。”清颜笑着说道。
等孙氏去了内室,张姨娘立即开口道:“四姑奶奶,妾之前说过的话不会忘,就算老爷又想起了妾,妾还是会敬重夫人,常来陪她说话
第二百一十九章 心思活络(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