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星被心涟请进书房。
“不知少夫人有何吩咐?”卓星拱手道。
清颜示意他上前,指着图上的三个位置:“我想请卓管事帮我把这三家铺子盘下来。”
卓星看着桌上的图微微一惊,少夫人仅外出一天,便能绘制出如此细致的图,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也不多问:“非小的推脱,只是这事有一人比小的更合适。”
“哦,是谁?”清颜挑眉问道。
卓星坦言:“是小的的弟弟,卓辰,他一直为少将军办理府外之事。”
“如此甚好,”清颜欣然接受,“那就请令弟帮我跑一趟,谈妥价格后,来我这取银子。”
卓星应下,转身退出书房。
卓星在马厩找到了卓辰,他们俩是双胞胎兄弟,两人儿时长得很像,不熟悉之人难以分辨,长着长着便不那么像了,尤其是性格,弟弟卓辰外向活泼,人也机灵,两人自小跟少将军一起长大,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少将军去往边关时,他们也想随着一同去,只是少将军念及他们尚有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照顾,干脆一个都不带,让他们仍旧在府中做事,替他护好侯府中人。
“哥?”卓辰从马厩中探出个脑袋。
卓星看到他灰头土脸,少有表情的脸上露出几分嫌弃:“出来,有事要你办。”
卓辰放下刷子,走出来:“什么事,还要你来这找我。”
“是少夫人的事。”卓星将事情说了一遍。
卓辰一脸狐疑:“少夫人这是要做生意?这事可要告知少将军和夫人?”
“你只管去做事,先不用告诉少将军和夫人,少将军如今应还在路上,无暇顾及这些。”卓星答道。
晌午过后,清颜来到孟氏的住所。
孟氏正在翻看着府中账本,听丫鬟禀告说清颜来了,立即放下账本,起身向外走去。
“母亲。”清颜见到孟氏,屈膝行礼。
孟氏上前拉着她的手:“颜儿,快来坐。”
两人坐在榻上,严嬷嬷给清颜端来一盏茶:“夫人时常念叨着少夫人,果真把您盼来了。”
清颜颔首谢过:“是儿媳做事不周,应当多来陪陪母亲的。”
孟氏嗔怪的看了一眼严嬷嬷,对清颜说道:“你不要听严嬷嬷瞎说,这么些年,我一个也习惯了,你还年轻,合该多出去走动走动,断不能把你也拘在府里,你能来看看母亲,母亲就很高兴了。”
见孟氏这般事事维护自己,清颜有些羞愧,她不怕别人对她横眉冷对,她原样还回去就是了,就怕这种不求回报的对她好。
在现代,她父母的感情并不好,两人吵完架就冷战,明明是三个人在家,却安静的令人害怕。有时,两人吵着吵着还会殃及到她身上,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学会了事事靠自己,心门也逐渐封锁,能成为她好友的,都是密切相处一年以上的。在她高考结束的第二天,父母终于办了离婚手续,她连一个装样子的家也没了。
就算孟氏是因为宋北逸才对她好,她也心存感激,若将来有机会她会回报。
“母亲,我托思远阁的卓辰给我盘了几间铺面,打算闲暇之时做点小生意,不知是否妥当?”清颜想到此行的目的,直言道。
孟氏有些惊讶,自古士农工商,从商虽能赚钱,但却不受文人及大户人家待见,商户之子甚至没有参加科考的权利。京都像他们这样的人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铺面,只不过这些基本都是祖上一辈辈传下来的,多用来收租,也有的将其交给府中的家生子打理,每月或每季查一次账,这样的店铺主家都很隐晦,轻易不亮明身份,侯府就有一些这样的铺子。
清颜竟主动买铺子,还想自己做生意,开明如孟氏,也不由得疑惑,试探着问道:“颜儿可有什么难处需要用银子?有难处跟母亲说便是,不用这般劳心劳力。”
“母亲,您误会了,”清颜猜到了孟氏会想偏,接着,挺胸叉腰,下巴向上微微抬起,“有您和侯府为我撑腰,谁敢欺负我。”
孟氏见清颜狐假虎威的样子,用手指着她,哑然失笑:“你呀你,人小鬼大。”
清颜脸不红心不跳,继续说道:“我就是对做生意感兴趣,想着找点事做,若还能顺便赚些脂粉钱,那是最好不过了。”
孟氏点头,逸儿不在,她怕是也无聊的很,有些事情做着打发时间也好:“既如此,那你便放手去做,母亲支持你。”说罢又示意一旁的严嬷嬷。
严嬷嬷跟在孟氏身边三十多年,一个眼神便知其心中所想,对孟氏微微颔首,转身往内室走去。
很快,严嬷嬷拿出一个黄花梨的雕花匣子,孟氏将匣子打开,随手从里面拿出一叠银票递给清颜:“做生意要有本钱,这些银子你拿去用,不够再管母亲要。”
清颜被惊住了,张着嘴巴,眼睛直愣愣的盯着那厚厚的一叠票子,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咽了咽口水,还好她定力足,连忙伸出双手推开:“母亲,我有本钱的,您不必担心。”
第二十七章 一个拥抱(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