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汉东赵瑞龙,开局放弃美食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大佬推波助澜,小人天要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柳依依,微风拂面。

    季昌明独自一人,枯坐在公园长椅上。

    表面上,他静静的在看不远处,湖边嬉闹玩耍的几个孩子。

    实际上,他大脑正飞速运转,认真思考自己的匿名举报,会带来哪些影响。

    出身农村的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按理说,他这么一个毫无家庭背景的寒门子弟,是很难在平步青云、身居高位的。

    但他季昌明却做到了。

    人民名义原剧中。

    侯亮平大学毕业,分配到汉东最高检经济侦查处之时,他季昌明还是只是公诉处的副处长。

    等大风厂事件爆发,陈海出车祸昏迷不醒,侯亮平回汉东暂时担任反贪局局长之时,季昌民就已经是检察长。

    剧中连靠着老婆钟小艾,扶摇直上的侯亮平,都当着秦局长面发出感慨,十多年过去了,季昌明都成了检察长。

    这话就足以可见,季昌明的进步有多快。

    一个毫无背景,也不属于汉大帮和秘书帮的季昌明。

    为什么能在水很深的汉东,进步堪称神速?

    侯亮平说季昌明谨小慎微,连一片树叶掉下来,都怕砸到头。

    也有大量影迷说他懂得审时度势,总能在乱局当中,让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就像在丁义珍出逃那晚。

    莽撞的陈海,是打算直接抓捕作为京州副市长的丁义珍,根本就没打算通报李达康,更没想过要报告汉东省委。

    但季昌明却及时阻止了他,哪怕明知道汇报请示汉东省委后,会有贻误战机、造成泄密的风险,他依然带着陈海去汇报了。

    当高育良和李达康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高育良询问季昌明的意见,季昌明没有像祁同伟一样背叛高育良,站在李达康那一边。

    他很聪明的说,他尊重高育良和省委的决定。

    这么说,虽然会得罪李达康,但高育良当时不仅是政法书纪,还是汉东省副书纪,妥妥的汉东三把手。

    作为检察长的他,本就是接受高育良和最高检的双重领导,而侯亮平又是最高检派来抓丁义珍的。

    他哪有背叛高育良,支持李达康的道理?

    而在后期,季昌明看出沙瑞金是背负重要使命空降汉东,赵家覆灭是早晚的事。

    季昌明就敢于和高育良正面硬刚,力保被栽赃陷害的侯亮平、跟祁同伟争抢蔡成功的司机……

    所以很多人便认为,他季昌明没有靠山也能成功,除了自身足够聪明之外,就是因为谨小慎微又会审时度势。

    但在激烈的官场争斗中,光靠这三点可不够。

    他季昌明其实还有一个进步的诀窍,那就是会把握机遇。

    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

    但一到关键时刻,他就会果断出手。

    不管是借刀杀人,还是火上浇油。

    反正把事搞大,把竞争者搞下去、把潜在威胁抹除,不就有利于自己了吗?

    就像去年,梁群峰还是汉东省政法书纪的时候。

    不少国营企业改制失败,导致工人发不起工资,引发了大量群体案件

    汉东宏兴电子的职工更是无法无天,还不上贷款,银行查封厂房和设备,就把银行的人给打了。

    这个案子其实并不复杂,哪有必要捅到梁群峰那里?

    季昌明就是故意这么做的。

    他笃定以梁群峰铁面无私的性格,不仅会批示严惩不贷,还会下令其他案子也绝不和稀泥。

    后来果然如他所料。

    梁群峰看到报告后气得不轻,做出了批示后,还打电话给他,要求严厉打击,绝不助长歪风邪气。

    并电话里通知,汉东各级检察院要以最快的速度介入相关案件,争取早审早判、从严从重……

    最后还特别叮嘱,要对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打击、严肃惩处,要让所有人知道,法律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

    尤其是那句“不能搞得谁穷谁弱,谁就有理”,更是成了后续办案的准绳。

    而今年。

    福林老餐馆的案子,之所以搞出‘小错重罚’。

    之所以一个小餐馆,用灯牌打个小广告,就要罚两万,不缴清还要追加罚款、敢闹事就果断拘留罚款……

    如此‘严打严惩’,主因当然是各级单位层层下压、逐级加码,基层就干脆来个一刀切,有错就重罚,但根子就在于梁群峰。

    是他说,不能搞得谁穷谁弱,谁就有理。

    所以上行下效,难免就有人过度执法、小错重罚。

    甚至借题发挥,相互勾结、打击对手,以此牟利。

    因此。

    福林老餐馆的案子,并非个例。

    只是这起案子,闹大了而已。

    老板一家子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生意极好的餐馆,他们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弃。

    被屡次

第224章 大佬推波助澜,小人天要塌了!(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