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贬妻为妾后,渣夫全家跪求我原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章 逼皇帝退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逼皇帝退让

    西洲是蒋家的祖籍,世代扎根于此。

    一整个族群的搬迁,绝不是一家一户几个人那么简单,何况是千里迢迢的搬家。

    蒋家等于已经被斩断了一次根基,抛弃了所有家业积累,被迫从头开始。

    或许正因如此,宣明帝才没有对蒋家有太多忌惮之心,反而对沈家的忌惮与日俱增,因为沈家始终没有“主动”放弃过边境责任,为自保断尾求生。

    此时屋内只有他们两个人,伺候的太监守在门外。

    沈玥也不想掩饰,说的很直白。

    燕绝沉默了一瞬,轻声道:“蒋大将军是聪明人,自从迁居南郡后,与京城便少有来往。你自幼流落在外不知情,这十几年来,你父母和三位兄长,都很少与蒋家走动。”

    沈玥明白,这是两家故意疏远,为了避嫌。

    皇上能忌惮沈家的兵权,自然也会忌惮蒋家,更忌惮两家因为姻亲牢牢绑定在一起,权势更胜。

    她自嘲地一笑,“幸好我父母成婚时,先帝爷还在,否则只怕这桩婚事都成不了。”

    以宣明帝的疑心,他要是早登基几年,沈观山还想求娶蒋家大小姐,强强联合?

    做梦都没这种好事。

    燕绝被她逗笑了,唇角轻勾了一下,“所以你现在明白,在沈家的事情上,蒋家是绝对不能出面的,更不能显露半点关心,否则定然引火烧身。但你母亲是蒋氏唯一的嫡女,你外祖和几个舅舅极疼她,自不可能袖手旁观。”

    “如今朝中武将沸议,纷纷为沈家求情,大半也都是蒋氏的功劳。只是他们不敢联系你,也不敢让你知道。”

    沈玥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位者的疑心就是这样可怕,哪怕是骨肉至亲,为避免无端被怀疑,连一丝牵挂之情都不能显露。

    想照顾自己的亲人,竟然也只能偷偷摸摸,做贼一样藏着来。

    沈玥想起自己对蒋家的误会,心里顿时被刺了一下,有愧疚浮出,“要不是殿下跟我说,我差点误会了外祖父他们,以为我和我娘都是弃子。”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安慰你,只是让你了解情况。皇上疑心凉薄,朝中武将难免唇亡齿寒,再加上蒋氏暗地里的四方求援,明面上定远侯的鼎力支持,才拖住了沈家的案子,让皇上无法独断定案。”

    燕绝沉声说:“如今你在宫里失踪,势必会给朝堂再添一把火,皇上难以圆说,趁此机会,若朝中以定远侯为首的武将竭力请求,皇上很可能被迫答应,派遣钦差重查沈家之事。”

    “真的吗?”沈玥眼睛一亮,“皇上有可能答应吗?”

    燕绝道:“之前不可能,是皇上认为有边关战事在前,朝中武将即便对沈家之事有异议,也会被战事转移视线,拖过一段时间就行。但你突然失踪,朝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皇上,皇上难以解释,唯有退让才能平缓事态。”

    说到底,总不能真的让文武百官以为,是他这个皇帝杀人灭口,强行给沈家结案吧?

    沈玥心里有种意外之喜,却并未被冲昏头脑,冷静思索起来。

    燕绝又道:“原本,按照蒋家和定远侯的想法,是打算暂时拖住沈家的案子,再推举萧挺作为援军将领,前往边关退敌,同时暗中调查沈家一战的内幕。皇上不愿边关兵权落到萧挺手中,才想调回窦仲,派他前去边关。”

    但这个计划,被藏在暗中的燕绝釜底抽薪了。

    他胆子也不小,敢直接在京郊派人刺杀窦仲,虽然差点折了一个贪狼,但也出人意料的成功了。

    “怪不得沈家的案子能在朝中僵持这么久,原来不止是沈家的事。”

    沈玥彻底明白了,“沈家战败只是其一,边关兵权是第二,但最重要的是,皇上有心收回兵权,打压武将,令朝中众多武将感到惊心,所以才联手反对。”

    大燕疆土盘踞中原,三面都是敌人,从立国开始便备受侵扰。

    先帝在位时,一心想要治理边关,为此大量提拔朝中武将,对他们倚重信任不已。

    又改善兵器、开发铁矿、提高/士兵待遇、大量增加军户,甚至开创了三年一度的武举考核,从民间选取武功高手,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燕涌现出了不少有能力的将帅。

    沈家牺牲的老太爷和老太君,包括他们的子女,蒋家老少两代人,定远侯韩清,萧挺,窦仲这些人,都是先帝时期被提拔重用的将才。

    正因如此,大燕朝中武才济济,真正做到了和文官各顶半边天,平分秋色。

    但随着先帝驾崩,宣明帝登基。

    情况就彻底反过来了。

    宣明帝本就疑心病重,又忌惮武将实权,更愿意重用文官,武臣们的日子渐渐开始难过。

    前有蒋家被迫迁族,放弃祖业,后有沈家疑点重重的父子战死。

    武臣们感到唇亡齿寒,也意识到了宣明帝有意打压武将实权的心思,于是他们

第142章 逼皇帝退让(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