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贬妻为妾后,渣夫全家跪求我原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父兄留下的线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父兄留下的线索

    康嬷嬷点亮了屋里的灯,看着地上这些东西,神情难掩伤怀。

    “侯爷和几位公子书房里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奴婢看着护院们收的,一样都没少。人不在了,至少东西还留着,以后夫人也好有个念想。”

    沈玥心里微酸,却没有时间多感伤,“为何有些箱子封了?有些没有?”

    康嬷嬷解释,“贴上封条的箱子里,放的都是侯爷和几位公子生前留下的书信,还有些军中公物。奴婢也不知道哪些重要,也不敢打开来看,就一并收在箱子里封存,想着等小姐有空了再慢慢整理。”

    “剩下没有封条的箱子里,放的都是书房里的文墨摆件,还有侯爷他们以前收藏的字画古玩,平日用的兵器护甲等等,都在这里了。”

    说是一样不少,还真的样样都齐全。

    康嬷嬷又道:“另外,侯爷平日常用的书房家具,桌椅等物,奴婢也叫人搬过来了,绝不会便宜了二房那些人。现在那些家具都在前院里放着,今日时间太晚,等明日天亮后再一起安置。”

    沈玥有些哭笑不得,“我明白了,你们费心了。”

    “小姐是要找什么东西吗?”康嬷嬷问道。

    沈玥含糊道:“现在不好说,我需要看一看父兄他们出事前,收到的边关情报,也许里面会有线索。”

    关于这场战事,边关一定有正式战报传回,但这种东西不会留在沈家。

    战报应该是直接送到兵部,由兵部检查誊抄后,再把正本呈交给皇上。

    这就需要沈玥潜入兵部,她现在没有武功,这么做风险太高。

    而且,战报也是人写的,她怀疑这场战事有问题,就不能完全轻信朝廷战报上的内容。

    她需要知道更多的内情和线索,才能对照战后奏本,找到问题。

    “康嬷嬷,你下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就行。”沈玥道。

    康嬷嬷知道军中公文,她不便查看,也帮不上小姐的忙,“那奴婢叫人多送几盏灯,再去厨房炖点燕窝送来,小姐今天晚膳都没吃,别饿坏了身子。”

    沈玥没有拒绝她的好意,“放在门口就行,我饿了自己会拿,不要进来打扰我。”

    “奴婢记得了。”

    康嬷嬷退出屋内,走到门外又忍不住回头,看着门窗上烛火映照出的孤零零的身影,又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现在沈家的大事小事,都压在小姐一个人身上,太辛苦了。

    他们能帮的事情实在不多,只希望夫人早点醒过来,好歹看一眼小姐……

    康嬷嬷匆匆往厨房走了。

    沈玥独自留在屋内,看着满地堆积如山的箱子,她将烛灯就近一放,席地坐下来,随便撕掉箱子上的封条,打开。

    贴有封条的箱子数量很多,却没有做归类,各种书籍书册全放在一起,只能一样样检查。

    沈玥并不缺耐心,只担心效率太低。

    她干脆将箱子倾倒,将里面的书册哗啦啦全倒在地上,腾出了几个空箱子。

    满地的书册书籍堆得跟小山一样,她就坐在这堆书山里,一本一本地翻,然后分门别类的放进空箱子。

    沈家父子的书房里不仅有军中公文,还有数量众多的兵书古籍、四书五经、杂书游记,连医书都有,种类多种多样。

    沈玥发挥出了最高效率,一本书翻开看两眼,快速判断内容,没用的直接扔箱子里,然后继续看下一本,同时检查书册里有没有夹带信件。

    父兄在家的时间虽然不及边关长,但没有战事的时候,每年也有两三个月会留在京中。

    这段时间,边关守城会将军中较为重要的公务,写成公文送到沈家,由她父亲批阅后,再送回边关。

    如果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上报,也是由她父亲另外写奏折,递交兵部。

    因此,沈家书房里留有大量与边关来往的公文信件,里面都会提到边关当时的情况。

    她父亲为人谨慎,办事细致妥帖,这些年处理过的边关军务都有留存,除非是特别重要不能外泄的内容,才会销毁,另作处理。

    沈玥要找的,就是最近几年来,她父亲经手过的军中公务,还有来往信件,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这个过程既繁琐又劳累。

    因为军中文书又多又杂,里面写的内容也早已经过时,线索有可能就夹着一两句话之间,稍不注意就会漏掉。

    沈玥只能自己判断,从密密麻麻的字眼中寻找可疑的地方,然后将其梳理,尽量还原。

    之所以要查最近几年的边关情况,是因为她知道,任何一场战事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必然会有原因和先兆。

    只有找到战事的起因,推演过程,她才有可能知道父兄战死的真正原因。

    沈玥神情专注,动作利落,很快就清出了几大箱子的兵书。

    每一本兵书都曾被人反复翻看过,不少书页上还带着字迹不同的批注。

第62章 父兄留下的线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